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列句式,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要连贯。(2分)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

仿照下列句式,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要连贯。(2分)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2分)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 。 【解析】 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运用了暗喻的方法,注意后一分句中动词与前一分句中喻体的关系上要搭配。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一段话,按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并给划线字注音。(4分)

我看见他dài(   )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   )(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qīnɡ(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查看答案

请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中划线部分准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格内。(1分)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选择其中一题写作;如选择题二,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章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写法,尤其是细节描写,做到中心突出,有色彩,有情感,有个性,有感染力。

③字迹要工整,题目和正文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济南的冬天》,回答问题。(15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简要概括本段内容:2分)

2.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4分)

3.本段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加以赏析。(3分)

4.从本段描写中可以看出济南冬天具有什么特点?哪句话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3分)

5.你所在的地区冬天是什么特点?请用一段文字进行简要的描述。(3分)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1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人不知而不    博学而志: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4分)

4.如果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上不肯动脑子,请你从上文中选取一句格言来劝勉他。 (2分)

5.结合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