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12分)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阅读下文(12分)

吴起之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疽①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疽(jū) 一种毒疮。②踵(zhǒng):脚后跟。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吴起之(    )               (2)卒有疽者(    )

2.“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卒之母认为原因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终于母亲听到这件事哭起来。B.士兵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哭起来。

C.终于母亲知道这件事哭起来。D.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件事哭起来。

4.从上文中可看出吴起与士卒相互间的关系是                                。(3分)

 

1.(1)担任,充当 (2)生病(每一词解释各2分) 2.往年吴公吮其父疽。(2分) 3.D(3分 4.吴起爱护士兵,士兵对吴起忠心。(讲出一方给1分,讲出双方且正确给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字义,注意判断多义词的用法,比如本题中的“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再根据题目的问题在文中相关句子概括。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注意各项译句区别所在,然后概括语境判断。本句翻译关键在“卒”和“闻”两字的解释,用反选排除法,根据文意,首先排AC,然后排除B.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找到文中写吴起的内容,比如文段第一句,分析他与士兵的关系。 考点: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8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闻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上文作者是       (人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他的组诗《           》(篇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内风尚淳朴人际关系和睦。

B.桃花源人对外的态度是感叹向往。

C.略写渔人之答是为了突出源内之情景。

D.“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次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尊称为_______(2)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险峻奇绝。

B.“决眦入归鸟”表明薄暮时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

C.前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极写泰山的高峻神秀景象。

D.尾联表达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查看答案

默写(18)

1.盈盈一水间,                      。              (《迢迢牵牛星》)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3.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

4.                  ,雪尽马蹄轻。                  (《观猎)

5.                 ,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

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捕蛇者说》)

 

查看答案

题目:闯关

要求:(1)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27分)

⑴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⑵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⑶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

⑷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⑸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⑹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⑺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⑻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⑼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 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

⑽接着开始造台阶。

⑾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⑿望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真正觉得他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 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 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⒀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

⒁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

⒂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

⒃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⒄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⒅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 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⒆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我这人怎么了?

⒇怎么了?老了呀!父亲为我们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建造了这幢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并养育我们兄弟姐妹长大成人。父亲就是一个台阶,我的台阶,我们全家的台阶啊!

1.第⒄段“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2分)

2.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   )(3分)

A.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D.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3.第⑽段“接着开始造高台阶”,与上文照应的一句话是“        ”,与下文照应的一句话是“       ”,这样前后照应的好处是                   。(4分)

4.阅读第⑴段和第⒃段,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事件

人物的行为

人物的性格品德

为了给老屋铺台阶

1

2

3

备料(积蓄、踩黄泥等)

4

5

用手托青石板、担水跨台阶

 

 

5.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4分)

标题:

理由:(1)                              (2)                               

6.第⒃段“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写出省略号中“我”的心理活动,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