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8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

课外文言文:(8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日:“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整修。⑨旌:表彰。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于 是 左 将 军 辛 庆 忌 免 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2分)

1)已:___________

2)易:___________

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2.(1)停止(2)换掉 3.(1)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   (2)杀佞臣张禹可以警戒他人(或:可以杀一儆百)。 4.辛庆忌认为朱云一向狂癫耿直,假如他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只划分一处和划分节奏不能破坏意义上午原则,此处节奏应划在“于是”后面。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已”当“停止”讲,这在文言文中最常见。“易”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出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这的“易”是“交换”的意思。此处解释成“交换”不通,因为是说门槛不换掉的,所以解释为“换掉”。根据句意解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文章内容的题型。“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 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余。”由这句可析出两层意思:大臣们吃国家俸禄,但不管事。要以一儆百,杀一人震慑他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审清题干,让用自己的话说说,就不要引用原文,虽然引原文““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更简单,我们可以将这句文言文变成自己的话来说就行了,甚至可以用翻译过来的句子回答。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浩浩汤 tāng )             B远山( xián

C、互相轩 miǎo               D、泠作响( líng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朝夕阴                 (2)或异二者之                

3)猿则百叫无             4斯人,吾谁与归?                 

3.翻译句子。 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4.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的景色       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的特点(用原文作答)。 3分)

5.乙文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甲文作者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查看答案

课外阅读(8分)

遥远的炊烟

鲁先圣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 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袅袅的炊烟里,有母亲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煤气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的炊烟,也是有害的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只有当停下匆匆步履的时候,只有当心灵归于一份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会从久远的记忆中升起来,瞬间就弥漫了你整个的心灵,它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人有不尽的遐想。

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兴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都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炊烟是汉子们心底的温暖。太阳升起来了,汉子们赶着牲口,拉着牛车,说说笑笑地到村外的田地里劳作。到了中午了,汉子们累了的时候,村里的炊烟也升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卸下牲口,在地头坐下,点燃上一支烟,大家的目光都会朝向通往村里的小路。那条小路上,渐渐地,成群结队的妇女,提着饭菜从村里的炊烟里走来了。汉子们的疲劳消失了,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了。

炊烟是                    。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在都市庙堂不论你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创伤,那随风飘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当我们忆起年迈的母亲,母亲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远行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正在炊烟里忙碌。

没有风的时候,炊烟就像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1.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2分)

2.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2分)

3.阅读第段,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2分)

炊烟是                                    

4.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提示:可以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2分)

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

我的赏析: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完成后面的题。(12分)

……①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己。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②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③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1.()高邮咸蛋的特点是什么?(2分)

          ()用袁枚的话说高邮咸蛋的特点是什么?(2分)

2.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画线句①给你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画线句②引用文言文为文章增加了______________           的语言美。(2分)

4.画线句③“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吱”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

5.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许多节日的旧风俗正在逐步消失,你觉得可惜吗?对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2分)

 

查看答案

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5分)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情感依托。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融入这种人类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小题(1)】用恰当的简句概括上面一段文章:(3分)

                                                          

【小题(2)】仿写句子:(2分)

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用文字、或用音乐、                    ……虽然作品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种族、                          ,那温柔深挚的感情却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