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议论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做人要“知足知不足” ①曾见冰心老人为...

阅读下列议论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做人要知足知不足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

做人首先要知足。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知足常乐为大家所尊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词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不安分守纪的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但是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除了场合之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什么叫度?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适当的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做人还要知不足。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之处。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过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一枝笔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有什么出息呢?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本文的总论点是:                                                      

分论点是:                                                                  (2)

2.请综合文章内容说说知足知不足的含义。(2)

3.文章第段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知足的?(2)

4.文章第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

5.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方面,谈谈你对知不足的看法。(2)

 

1.依次:做人要“知足知不足”、做人首先要“知足”、做人还要“知不足”。(2分) 2.“知足”就是“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知不足”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够完美之处”。 (2分) 3.文章第③段是从知足要分场合(或:知足也要分场合)和知足要有度(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两个角度论述“知足”的。(2分) 4.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充分地证明了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的观点。(2分) 5.无统一答案,只要能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方面谈出对“知不足”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分论点可以相关文段开头的中心句中找。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直接从第二、第四段中摘引句子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阅读本段文字,抓住其中层次过渡的语句“除了场合之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即可了解作者从“场合”和“度”两个层次上说的。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有的人”,作者摆现象,是举例论证。根据本般所谈“自知之明”的问题,结合作者的评价“这种人没出息”来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可从知识学习方面来谈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要时时“知不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记叙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选  择

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 “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挼了挼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段中画横线句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理。(2分)

2.段中作者把                    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                                                                  。(2分)

3.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1                                                                 

2                                                                 

4.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初三年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

汲取文学素养

应付考试

消遣

其他

人数比例

25%

55%

12%

8%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2 分)

答: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书名:                                                                     

理由: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你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2分)

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

 

查看答案

左图是第十六届亚运会会徽设计。它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酷似火焰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请你说说这个构图的象征意义。(2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请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4. 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 咏梅》)

5.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