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12分)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

阅读下文(12分)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温来,敦便奋其威容

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杈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  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温来(        )    (2)欲使温(        )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3.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                     2分)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

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

 

1. (1)等到 (2)听从(服从顺从) 2.B 3.温正色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小人无以测君子、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只答“正色”给1分) 4. C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梳通文字,了解句子的意思,注意各译句的不同点即“小人”“以”两词的理解不同,根据文意判断。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关键词“正色”,据此摘引相关句子即可。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梳通文意,同上题,根据“正色”一句理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8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3.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做官前后的比较证明借书读才能取得事业成功。

B.“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意在表扬黄生。

C.“生固幸而遇予”告诫黄生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D.“其切如是”的“是”指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加点数字与本诗“二十三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D.皓月千里,一碧顷。 

2.全诗表达了作者                的胸襟和              的态度。(2分)

 

查看答案

默写(18)

1.明月松间照,                     。              (《山居秋暝》)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3.                     ?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

4.孤村落日残霞,                     。            (《天净沙·秋》)

5.                     ,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

6.浮光跃金,                     。                (《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题目:渐渐明白

要求:(1)写一篇600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27分)

甘为春泥护春花

陈漱渝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①每每读起这以为深长的句子,我都按捺不住地想到他——鲁迅,这位一直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向前走的中国文豪。

1925年的一个北京夏夜,鲁迅端着高脚煤油灯,将五位青年迎进了一间伸手可触房顶的“灰棚”——他的卧室兼工作室。鲁迅亲切地招呼青年们坐下,又拿出一些糖果和小花生款待他们,然后就从一般书店不肯印行青年人的译作引入话题。鲁迅说,他留学日本,经常通过东京神田区的丸善书店购买德文书刊。这家书店起初规模很小,全是几个大学生慢慢经营起来的。青年们感到鲁迅的话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与启示,便想尝试着自办一个出版社,去印自己的译作。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平日少有笑影的脸上不禁漾出了笑容。但是要自印书刊,首先要解决经费问题,估计大约有六百元成本。六百元,对于这些不名一文的青年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想到这里,刚才还兴致勃勃的青年们不觉又泛起愁来。鲁迅好像看出他们的心思。他表示,青年们没人各筹五十元就行了,其余费用可全部由他垫付。青年们不无遗憾地说,“像这种经营规模,一年也不过能出五六本书罢了。”鲁迅笑着反驳道:“十年以后,岂不也就很可观了吗?”就这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 “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青年文艺社团——未名社就这样诞生了。

③鲁迅对未名社成员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社里有一位叫李霁野的,他译完《往星中》后,鲁迅不仅为之校订译稿,而且托画家陶元庆设计这本书的封面。鲁迅还亲自拟了一篇六七百字的内容说明,供陶元庆绘图参考。当李霁野因为没有学费而打算卖掉《黑人假面》的译稿时,鲁迅立即借给他一百元,让他将译稿留在未名社出版。鲁迅还源源不断地为未名社的刊物供稿,帮助它迅速打开局面。对于未名社出版物的印刷装帧、代销委售等细事,鲁迅也一一注意,亲自指点。当青年人对鲁迅的帮助深为感激时,鲁迅恳切而幽默地说,他并非“从井救人”的仁人,对他的帮助不要不安于心。善于感激当然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老记挂这些小事情,就容易给感情以束缚,是自己不能高飞远走。

1932年秋天,有一位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在牛毛雨中来到内山书店。忽然,北面书架上一本书脊印着“鲁迅译”三个字的《毁灭》映入了他的眼帘。他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了这本书,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当他看到封底表明的售价是“一元四角”时,不仅有些发窘了。因为他的口袋里总共只剩下一块多钱了,这是他跟另一位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这时,从书店柜台旁边走出一位身穿牙黄羽纱长衫的老人。老人的头发一根根抖擞地直竖着,浓黑的胡须排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这位工人忽然记起在一本杂志上刊登的鲁迅访问记,意识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毁灭》的译者鲁迅先生,砰砰直跳的心好似要蹦出胸口。鲁迅看出这位售票员的心思,有从书架上取另一本定价一元八角的书——苏联的小说《铁流》,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慈祥地对他说:“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鲁迅接着解释道:“这本书(指《铁流》)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它是曹先生(指曹靖华)译的,所以收你一块钱成本;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售票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从里衫的衣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在鲁迅干瘦的手中,鼻子陡然一酸,几乎掉下泪来。他恭敬地向鲁迅鞠了一躬,把两本书郑重地放进盛夹剪。票板的帆布袋,噙着泪花匆匆走出店门。他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此后,这位青年电车工人跟千千万万革命者一起,投入了“毁灭”旧中国的革命洪流里。

1.标题“甘为泥土护春花”中“为”读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④段画线句刻画人物用了___________描写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第④段中售票员说的“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成为文中所有青年们的心声。从第②、③、④段内容来看,做出这个判断的具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画线句中“青年人”为什么不能改成“李霁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4分)

A.未名社具有“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特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青年文艺社团。

B.鲁迅在日本时曾经自办出版社印自己的译作,激励青年们,给他们圆梦的希望。

C.鲁迅以为自己对未名社的付出,只是小事情,不希望青年们因此失却更大理想。

D.鲁迅教导有志青年投入到毁灭旧中国的革命洪流中,并激励他们一直向前走。

6.孔乙己、闰土、杨二嫂都是鲁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请选取其中一个,先介绍其出处,再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该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