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背灼炎天光。 2.酒困路...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背灼炎天光。

2.酒困路长惟欲睡,                   

3.了却君王天下事,                   

4.                    ,西北望,射天狼。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6.古诗词中,戍边作战是一道悲壮的风景线。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豪情壮志,我们可以体会到范仲淹“                            ”(《渔家傲》)的思乡之情和为国建功之志。

 

1.足蒸暑土气 2.日高人渴漫思茶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会挽雕弓如满月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暑、漫、赢、挽、诸侯、苟、浊、勒,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10分)

琐记为公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也。(明·陆容《菽园杂记》)

【注释】①公:指周忱(13811453),字恂如,号双崖,今江西省吉州区人。明朝大臣。著有《双崖集》。②册历:记事簿。③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④漫:随便。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A.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B.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C.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D.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故(         )     (2)书(           )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4. 文中哪句话体现了“民”有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5. 周忱是明代的理财名家,其人格魅力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本文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4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池月:池边的月色。③开轩:开窗。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⑤恨:遗憾。⑥感此:有感于此。⑦终宵:整夜。⑧劳:苦于。

1.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B.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

C.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D.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

2.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B.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C.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D.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了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查看答案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A.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意境萧疏。

B.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线条和笔力强劲,风格独特。

C.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D.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意境萧疏,技艺高超。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夕阳像个贪杯的汉子,红着脸向后山倒去,霎时,      ①       ;山峦、田野、屋舍      ②     ,揭开它还可以看见一个红色的梦似的。这红彤彤的景致煞是可爱,绝不亚于七仙女织就的锦绣。   

A.①西边的那半边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②仿佛披上一层红红的轻纱

B.①西边的那半边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②仿佛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

C.①西边的那半边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②仿佛穿上一件金色的外衣

D.①西边的那半边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②仿佛穿上一件红红的外衣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白鹭洲书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城区东面赣江中的白鹭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在书院顶端,只见江流浩荡,令人心旷神怡。

①风月楼高三层,雕梁画栋,雄伟壮观。   

②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吉州太守江万里在此建立白鹭洲书院。   

③书院兼为县学,经历代修葺扩大,古迹犹存。

④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

⑤白鹭洲形状如梭,因洲上多栖白鹭而得名。  

A.⑤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⑤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