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22分) 穷 鬼 【法】莫泊桑 别看他又穷又残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22分) 

穷   鬼

                                                 【法】莫泊桑

别看他又穷又残废,当初却也有过几天比较好过的日子。

他本是皮埃特村的神甫在一条沟里捡着的弃婴,因为第二天正是亡人节①,因此赐他一个教名叫尼古拉·众圣。他仗着大家的慈悲布施长大,没受过任何教育;15岁那年,村里的面包房老板为了逗笑取乐,请他喝了几杯烧酒。他在通往瓦维尔的大道上,腿被一辆大车碾碎,成了残废。从那以后,他便晃晃悠悠架着两根拐子在路旁那些农庄里串来串去要饭为生;因为架拐日久,两肩就高耸到耳边,脑袋也就好比夹在两座山峰的中间。

在村镇里,人们是不大给他东西吃的;人们太清楚他的为人了;四十年来,老看见他那披着破烂衣衫的残废身体架在两条木拐上面在各家破屋里进进出出,人们早已感到厌烦。那些乡下人老在自己的田边或沟旁遇见他,感到心烦,常常这样高声问他:

“为什么你不到别的村子去走走,老在这儿拐来拐去?”

那时,他总是一言不答走了开去,心里突然涌起一种对陌生世界模糊的恐惧;穷人害怕的东西何止千百种,陌生的面孔,素不相识的人的斥骂和疑虑的眼光,大道上成对走着的宪兵,这一切都叫他害怕;他见了宪兵常常本能地钻进灌木丛中或躲到小石子堆的后面。

他没有藏身之处,没有家庭,没有茅屋,没有躲避风雨的地方。夏天他到处睡觉;冬天,他异常巧妙地溜进人家的谷仓或牛羊圈里睡觉。

他尽管生活在人群中,却跟林中野兽一样,一个人也不认识,一个人也不爱,在那些乡下人中间只引起他们一种冷酷的轻蔑和无可奈何的反感。大家给他起个绰号叫“挂钟”,因为他在两根木棍当中摆来摆去,活像悬在木架中间的挂钟。

两天以来,他一点东西也没有下肚。现在没有人再给他吃的了。大家终于不要这个人了,农妇们站在自己门口一看到他,就老远地喊道:

“你还不走开,你这个下流东西!不是三天前我刚给过你一块面包吗?”

他于是架着木拐转过身去,走到旁边的人家,那里,他受到了同样的接待。

妇人们站在各人门口互相表示意见说:

“我们不能整年养着这个一事不做的懒汉啊。”

可是这个懒汉每天都需要吃东西。

他已走遍了圣底赖尔、瓦维尔和皮埃特,没有讨得一个小钱或一块面包皮。

那时正是十二月,寒风在田地里刮着,在光秃秃的树枝间呼啸着;低暗的天空里云块飞驰,匆匆地不知要奔向何方。残废人慢慢地走着,很费力地一先一后移动着两支拐棍,一面用留下的那条弯曲的腿支着身子,这条腿的下端还留着一只畸形的脚,果着一块破布。

他不时地在沟边坐下来休息几分钟。他的昏乱的、沉重的心灵里感到饥饿的悲哀。他只有一个念头:吃;可是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弄到吃。

他在这条漫长的大路上奔波了三个钟头,在雨水泡软了的地上走来走去,疲倦得简直拿不起他的拐子。他摊倒在希盖老爹庭院外面一条长沟的角角上,也不知他在那儿等待什么。

一群黑母鸡从他身旁经过,“挂钟”先是心里什么也不想地看着它们;后来忽然在肚里,而不是在脑子里发生了一个念头;不,仅仅是一种感觉,他感到如果用枯枝生上火,把这些动物弄一只过来烤熟,一定很好吃。

他丝毫没想到他这就要犯窃盗罪了。他抄起了手边的一块石头;他本是很能干的人,扔出去之后,一下子就把离他最近的那只鸡打死了。“挂钟”摇摇摆摆,走去拾他的猎获物。

他刚走到那个头上带着血迹的小黑东西身旁,就觉得有人在背上重重地推了他一下,木拐也拿不住了,身子便跌翻在十步开外。希盖老爹怒火冲天地向这个小偷扑了过来,在这个无力抵抗的残废人整个身上,像发了狂似地打起来。

农庄里的长工们也出来了,帮着东家狠狠地揍这个乞丐。等他们打得累了,才把他从地上抓起来抬走,关到堆木柴的屋子里,一面派人去叫宪兵。

“挂钟”已是半死,躺在地上,流着血,饿得要命。先是黄昏来临了,继而是夜,继而是黎明。他始终也没吃东西。

快到正午的时候,宪兵出现了,那两个武装的人于是毫不客气,抓住了他的肩膀,硬把他架在他的拐子上。

他非常害怕,这种恐惧是对黄色军用皮带的天生来的恐惧,是飞禽走兽遇见猎人时的恐惧,是老鼠遇见猫时的恐惧。他在两个宪兵夹持之下走远了,他的神智已不清楚,他害怕得什么事也不明白了,因此自己究竟遭到了什么祸水也不知道。

傍黑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府的首镇。他从来没到过这个地方。他一句话不说,因为他已有这么多年没跟任何人谈过话,他差不多已经失去了使用语言的能力;他的思想也过于混乱,无法用话语表达出来。

他被关到镇上的监牢里。宪兵们想不到他会需要吃东西,就这样把他撂到第二天。

不过等到一清早,人们来审讯他的时候,却看见他已经死在地上。这多么出人意外!

     ①亡人节是天主教的节日,在这一天教堂里要为所有死去成圣的人念经祈祷。

1.“穷鬼”尼古拉在被宪兵被关到监牢前经历了哪些悲惨的遭遇,请分点概括。(4分)

2.“那是正是十二月,寒风在田地里刮着,在光秃秃的树枝间呼啸着;低暗的天空里云块飞驰,匆匆地不知要奔向何处。”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3.综观全文,“挂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出他的三个特点,并举例分析。(6分)

4.“挂钟”被关在镇上的监牢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把“挂钟”在牢里的心理活动写出来。(2分)

5.小说结尾处,村民和警察们都认为“穷鬼”的死是出人意料的,“穷鬼”的死真的是出人意料吗?请说说你的看法?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6分)

 

1.①尼古拉在15岁那年腿被碾碎,成了残废。②四十多年来,尼古拉以要饭为生,被人们所厌恶。③尼古拉乞讨了两天,却没有一个人给他东西吃。④饿得发昏的尼古拉打死一只黑母鸡后,被希盖老爹和长工们打个半死。⑤尼古拉被关到堆木柴的屋子里,始终也没吃东西。 2.这是景物描写,描写了寒冬中天低云暗,冷风呼啸的凄冷环境,渲染了孤凄、荒凉萧瑟的气氛;“云块匆匆”“不知要奔向何方”暗示了饥寒交迫的“挂钟”迷茫、无助、孤独的心情,为下文“挂钟”挨饿行乞的悲惨命运做铺垫。 3.示例:①从“挂钟”尼古拉架拐以要饭为生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贫穷、残疾、可悲的人;②从他多年没跟任何人谈过话,差不多已经失去了用语言的能力,可以看他是一个孤独寂寞的人;③从人们是不大给他东西吃,对他早已感到厌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受人排挤,被社会抛弃的可怜人;④从他四处要饭,靠众人的施舍度日,可看出是一个不懂得自力更生,只会依赖他人的人。(共2分) 4.“这……这是哪里呀,这……这是怎么回事?这里有宪兵……会打我吗?” 5.我的看法是:“挂钟”的死并不出人意外,“穷鬼”注定要离开这个世界,“穷鬼”仅仅因为饥饿和一只鸡,便不能继续他的流浪之旅,他的死亡悲剧在这冷酷的社会中是必然的。“穷鬼”的死让小说中的村民和警察们意想不到,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用反语讽刺的手法,强烈地批判了人们对“挂钟”的冷酷、忽视,读来让人心惊动魄。(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需要对文章进行梳理,并且审清题干““穷鬼”尼古拉在被宪兵被关到监牢前经历了哪些悲惨的遭遇,分点概括”。然后就要从文章的开端一点一点寻找并概括,文章写得很清楚,因此这个题难度不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对小说中景物描写的分析。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暗示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六,深化作品主题……可以将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内容与理论总结相结合,联系文章内容,分条答出此题。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或形象的分析是中考常考题型。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析人物的动作、行为。有时,语言可以刻意去伪装,但行为、动作却很容易暴露自身特点,而且往往表现在细节上。(3)注意侧面描写(烘托)。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旁人的反应(议论),写旁人的反应和看法,就叫做侧面描写(烘托)。(4)关注人物的神态(表情)。(5)分析具体事件。事件反映人物什么品格。本题主要从具体的事件中刻画人物的形象。如:“腿被一辆大车碾碎,成了残废。从那以后,他便晃晃悠悠架着两根拐子在路旁那些农庄里串来串去要饭为生”,可看出他是一个贫穷、残疾、可悲的人。从“在村镇里,人们是不大给他东西吃的;人们太清楚他的为人了;四十年来,老看见他那披着破烂衣衫的残废身体架在两条木拐上面在各家破屋里进进出出,人们早已感到厌烦”可看出他是一个被社会、被大家抛弃的可怜人。依次找到刻画“挂钟”之处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一般是文本中没有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需要考生根据文章描述的具体氛围,来进行揣摩的。这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境,站在文中人物的位置上,想想如果自己身处其境,会怎样去想,去思考,并把这种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揣摩一定要符合文中人物的特点,符合文中描述的情境。一般要根据需要运用人称,一般以第一人称居多。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文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主要体现在文章的人们对于“挂钟”的死的出乎意料。这篇文章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内容上有相仿的地方。有那篇文章做基础,我们可以断定“挂钟”的死并不出乎意料,因为文章处处写了社会对“挂钟”的抛弃;“挂钟”本身的原因:身残、不能自力更生、依赖别人;因为太饥饿打死一只鸡,被村民打的半死,周围环境也对“挂钟”的生存不利,死是他最终的归宿。作者结尾写道“这多么出人意外”,其实是对上面大家对“挂钟”冷酷无情的讽刺,作者这样写就是对冷酷无情社会的嘲讽。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18分)

                       汉字听写热背后的文化误区

                    宋诗婷 沈硕

  谁也想不到“汉字听写”会成为一种综艺节目类型,而且还如此受欢迎。

  从这一季收视排行榜来看,除《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两档王牌选秀节目稳坐收视率头两把交椅外,《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杀出重围,成为综艺节目时段最大的黑马。

汉字以综艺形式走红,似乎让大家重新发现了方块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网友惊叹于参赛学生的识字能力之余,也发现自己提笔忘字到了何种地步。

芫荽、嘧啶、耒耜、颛顼……在两档节目的现场,演播厅变成了语文课堂:台上的中学生轮番执笔,台下观众在小本子、大腿上比比划划。有人忍不住瞄别人一眼,有人更较真儿,掏出手机查字典。

“汉字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大众喜闻乐见的选拔方式,唤醒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王于飞说。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曾获得“当代汉语贡献奖”的学者毛喻原认为:“文字是用来传播信息的,如果一种文字是因为它书写的复杂性而被珍视,那它本身就是落后的。”他曾在《论汉语的险境和诡谬》一文中详细论述了汉语的表意局限和方块字的传播困境。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曾因创建了“汉字与词源”网站而走红网络,尽管对汉字情有独钟,但他依然觉得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总有一天汉字会被彻底遗忘,就像曾流传3000年的古巴比伦文字一样。

毛喻原和“汉字叔叔”的预言都源于汉语语音和字形的严重隔阂。如今,当我们通过各种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敲着“ABCD”书写汉字时,方块字成了“转码”,是种需要经过拼音媒介才能抵达的存在。

和大多数对汉字危机忧心忡忡的学者不同,毛喻原为这种借路的文明鼓掌叫好。“我从80年代早期开始使用中英文打字机,英文打字机只有26个字母,小小的键盘,而中文打字机有上千个按键。”毛喻原庆幸有拼音输入法的存在,把汉字的传播从繁复低效中解救出来。

在《汉字英雄》总决赛的赛场上,人气选手“璺字哥”段智程止步在“海晏河清”的“晏”字上。成语中另外三个字给了他极大误导,他给“晏”字加了三点水。“象形文字严重局限了人们的思维。象形文字是重视觉的,拼音文字是重声音的,图像把人的思维局限于形象本身,而声音会引导人去寻找背后的逻辑和所指。”毛喻原觉得,多数人引以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国人思辨能力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廠空空……”曾有网友以解构繁体字的方式来讽刺汉字简化后的文化流失,引起广泛共鸣。毛喻原不以为然:“汉字的真正危机并不是象形文字背后的文化溯源,而是它的传播困境。”“拼音文字因其字形的简单,语言输出的意义和逻辑得到重视,而汉语的字形复杂,我们对汉字本身文化内涵的钻研竟然超越了对它传播效率的追求。”

理查德·西尔斯对汉字追根溯源20多年,他觉得,“繁体字具有表意功”很可能是个伪命题:“象形文字存在于5000年前,2000年前人们用的篆体字还可以看到文字的来源,规范化的繁体字是几乎看不到象形文字来源的。”追踪汉字是理查德的爱好和事业,但他也的确认为,拼音文字优于简化字,而简化字优于繁体字:传播的便捷和精准程度才是衡量一种语言是否先进的首要标准。

《汉字英雄》热播时,节目所考察的汉字难易程度尚可接受,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生僻字一度引发争议:写出“黉桥”、“瘰疬”、“袼褙”这样一辈子用不到几次的字究竟有什么用?

“汉字就像祖母,我爱她,但她总有一天会变老,变没用,然后死掉。”理查德深情地说。

汉字也许不会死掉,至少眼前不会。但显然,汉字的存亡无关书写方式,这些复杂的字形和单薄的语音足以传承厚重的文化才是汉字的未来。

                (选自2013年11月《新周刊》第407期,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以综艺形式走红,成为综艺节目时段最大的黑马,俨然已经让大家重新发现了方块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B.段智程在《汉字英雄》总决赛中给“海晏河清”的“晏”字误加了三点水,这个例子表明了象形文字严重局限了人们的思维。

C.象形文字是重视觉的,多数人认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国人思辨能力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D.理查德·西尔斯预言“总有一天汉字会被彻底遗忘”,因为汉字的书写方式不足以传承厚重的文化。

2.为什么“汉字听写”会成为受热捧的综艺节目?(5分)

3.文中说:“毛喻原为这种借路的文明鼓掌叫好。”这里所说的“借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毛喻原要为之鼓掌叫好?(4分)

4.依据文意,“汉字听写热”背后反映了什么“文化误区”?(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诗中“夕阳迟”、“徙倚”是什么意思?(2分)

(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请联系全诗,说说作者心中的“悲”有哪些方面呢?(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与臣论此事

B.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不宜偏私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诸葛亮着重指出了郭攸之等人的出色才干,希望后主刘禅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诸葛亮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                                

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缟素: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名: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意: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家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谈笑有宏儒,往来无白丁。

E折戟成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F故曰,域民不以封缰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②                              , 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李贺)

③听其相顾言,                             。(《观刈麦》白居易)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诸葛亮)

⑤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其一)李白 )          

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坡羊 潼关怀古》)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4分) ( 说明:本题有2分为加分题,加分后第7题总分不超过10分。)

①古代诗歌常常蕴含哲理,给我们以启迪,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                                 ”让我们坚信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②古人喜欢把“菊”写入诗中,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                             ”,表现了诗人对菊的喜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