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②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③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经典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④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呢?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轻松地读。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内容。阅读经典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浸染和熏陶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阅读经典的确很像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阅读经典当作最好的消遣的,他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阅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阅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中,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很遥远。

⑤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应该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却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该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选自《周国平文集》)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作者在第④中说“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请联系上文具体说说怎样才能走进经典。(3分)

3.文章第③节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第④中又说阅读经典 “当做最好的消遣”,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分)

4.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是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请从下列备选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要说说你阅读这个故事后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5分)(60字左右)

【备选故事】①绳上舞蹈 (《格列佛游记》) ②三借芭蕉扇 (《西游记》)

 

1.我们要多读经典,要用消遣的方式读经典。 2.阅读时“必须有灵魂的参与”,让“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必须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才能正真走进经典。 3.前者指阅读的内容而言:(1分),看功利的书、休闲看娱乐杂志都不是阅读(1分);后者是指阅读的方式(1分):阅读经典无需刻意求成,轻松的,不带明显目的性的看(1分)。(共4分) 4.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写出对故事的认识得2分,故事写出了……(共性的价值);使我懂得了……(个性的价值)1分;语言组织语言2分(共5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从第一段看作者告诉我们,一、要读经典,二、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经典。本文就是围绕这一段内容来写的。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结合“有灵魂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的结果”三方面回答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注意具体所指的内容,仔细阅读,便能得出实际所之内容。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前者是阅读内容,后者是阅读形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选出示例,写出你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关键词,共性和个性。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6分)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②善药。有自山泽来③,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④,咸誊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⑤。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⑥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

【注释】: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居:搜集出卖。③指从大山深泽来的采药人带来药材。④雠:出售、成交。⑤直:价值,价钱。⑥蚩:傻,无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誊清  (   )             (2)冀速已      (   )

(3)不能报(   )            (4)逐利以妻子(   )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逐利活妻子            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B不识遥与券            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C谓我蚩妄者亦谬        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D.市人以              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2分)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2分)

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分)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宋清具有哪些性格。(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

【甲】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 秋风引 (宋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①,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形如蚱蜢的小船

1.这两首诗都抒写了诗人的愁,他们的愁绪有相同之处,都写了          之愁。(2

2.两首诗在写“愁”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请联系诗句分别作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有关扬州双博馆的介绍,完成题目。(11分)

扬州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测,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馆内藏品丰富、门类齐全、地方特色鲜明,尤以两汉、明清文物著称。现馆藏文物3万余件。有汉代漆器、玉器、铜器、陶器、中晚唐的瓷器以及以扬州八怪为主的清代书画等,其中霁蓝釉白龙梅瓶是元代文物,价值连城。每到周末,双博馆内游人如织。

1.星期天,你想和同学去双博馆参观,妈妈要你在家复习功课,你怎么和妈妈说?(3分

2.如果以“双博馆内游人如织”做下联,请你用扬州某景点名称开头对一个上联。(3分)

上联:                 下联:双博馆内游人如织

3.一个好的博物馆就是一部好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16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在其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就曾数次提到中国,你知道小说提到了中国的哪些方面吗?请至少写两点。(2分)

4.上面划线句子使用了那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⑸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在河之洲。           (《诗经》)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⑻得道者多助,                  。     (《孟子》)

⑨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随着熙熙rǎng rǎng( )的人群,我们来到了钓鱼台。钓鱼台chù( )立在湖中央,站在钓鱼台中,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湖面上的五亭桥,五亭桥如五朵莲花冉冉开放在湖面上。而在钓鱼台tuǒ( )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远远看去白塔亭亭玉立,如妩mèi( )动人的少女站里在那里。白塔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左看右看都似一幅精美的画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