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

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1.第①段运用了“明镜”和“水墨画”两个比喻,说说这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2分 )

2.第①段描绘的阿里山林区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双音节词来加以概括:          ;(1分)

3.作者写“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对表现以上特点有何作用?(1分)

4.品读文章,根据第①段中划横线句分析人们的思想感情。(1分)

5.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比较下面句子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3分)

A、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B、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万树,离开了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6.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语言效果。(3分)

 

1.用“明镜”比喻潭水“清澈透亮”,用“水墨画”比喻山林与潭水相映成趣,形象生动。 2.宁静 3.这里写若有若无的声音,反衬了林区环境的宁静,会使人感觉更加宁静。 4.划线句子流露出人们对林区环境的浓浓爱意,因为爱,所以不忍大声;因为爱,所以要“深深的吸气”“仿佛吸进去以后不再吐出来”。 5.两句话的区别是第一句话在描写中运用叠词“森森”来修饰“万树”,用叠词“浓浓”来修饰“团阴”,叠词的运用不仅突出了树木之多、团阴之浓,体现了环境的清幽,而且使语言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 6.这段文字用了3个比喻,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生动活泼地写出了森林之广和盘曲排列之势,引发人的丰富联想和审美体验。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中明确了“比喻”的修辞,很容易可以判断出“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再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由第①段内容及“双音节词”这一提示,很容易可以得出“宁静”这一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结合第①段所写内容,可知此段重点写林区的静,这句话写声音,很明显为“以动衬静”,明白这一点,稍加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抒情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结合整篇文章所表达的对林区爱的情感,可以判断出人们的行为的意义。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句。 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题需注意“语言运用”“表达效果”“不同”等提示,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即可,重点要抓住两句话的不同。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此题在题干中已明确赏析角度,所以只要判断出划线句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出表达效果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析古诗《望岳》(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2分)

 

查看答案

碎片阅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

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                                (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

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1.请结合材料概述什么是“碎片阅读”。(2分)

2.“碎片阅读”可能会对人有什么不良影响?请结合材料概括。(2分)

3.根据材料说说“经典”有哪些特点。(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 

A《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因为张妈的告发而被捕,祥子也因此而失去了在曹先生家的工作。

B祥子本是个善良淳朴的青年,他一贯要强奋斗,不愿听从虎妞的话放高利贷,不愿听从高妈的话去做小买卖,只想做个自食其力的拉车人。

C.祥子咬牙苦干了三年,买了一辆新车。兵荒马乱的一天,他为了多赚一点儿钱竟然冒险出门拉车,结果连车带人被捉了去,他趁乱混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五匹骆驼。

D.虎妞嫁给祥子后,出钱帮祥子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怀孕的虎妞不爱活动、爱吃零食,导致胎儿过大,结果难产死去。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被迫卖掉了车。

2.《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____        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__(篇名),作者用此做书名是因为_____                                          __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每句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牛奶中含有大约3%左右的蛋白质,其中超过87%能被人体吸收。②这些蛋白质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③UHT(超高温瞬时灭菌)奶只需要常温收藏,是真正的节能环保奶。④牛奶包装纸盒中,纸板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铝箔有阻隔氧气、光线和气味,而它的“遮光效果”则是玻璃瓶无法替代的。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增补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最爱湖东行不足,                             。          

(5)庭下如积水空明,                                           

(6)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