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三月的扬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冯小刚的又一部口碑不佳的贺岁片《私人定制》上映仅几天时间,就赢得了大约两亿元左右的票房收入。

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莆、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的语病是前后搭配不当,把“能否”去掉,B项应为“扬州的三月”,C项中把“大约”或者“左右”去掉一个。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这本书的印刷非常精美,但内容却差强人意

B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进行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加工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C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受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元旦前学校要举行主题为“迎新年,颂祖国”的合唱比赛,你是参加呢,还是不参加?

B《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C房间里右边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sè )    刻(qǐn)  强(jué)   绶带(shóu)

B(chěng) 渔 (fǔ)   身(jī)    气(fēn)

C栗(zhàn)  数(xiè)   寂(liǎo)  自(xǔ)

D(xié)  家(hé)    漪(lián)  溅 (bèng)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韩国总统李明博写过一本书《母亲》,文中有一段话:“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等待”“以后”的心态普遍存在,而不仅仅表现在孝敬母亲。请以“不再等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近期,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感动。歌曲让人动容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是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对生活的追问。它让人深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记忆、留下价值、留下亮点,又抑或是蹉跎复蹉跎,白白走一遭?

去年,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探讨的是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归位。它也让人反思,东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停下脚步,陪伴子女、关爱家庭?在我们的价值谱系中,亲情、家庭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企盼。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

多反思“信仰去哪儿了”。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稳屋立,柱倒屋塌。追根究底,很多人心无定根、迷失自我、碌碌度日,大都是不知信仰去哪儿了。信仰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仰的缺失是最危险的缺失。习近平同志说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缺失了“钙”,就会得软骨病。如果说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信仰,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信仰。追寻信仰、坚守信仰、践行信仰,才能让灵魂和身体合二为一,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多反思“道德去哪儿了”。今年春晚《扶不扶》与其说是一个小品,不如说是对“道德去哪儿了”的一种追问。正是由于一些人道德的丢失,才会有 “毒胶囊事件”、“小悦悦事件”、“扶老人反被讹”等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发生。还是《扶不扶》中的一句台词说得好:“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起人心,才能扶起传统美德、扶起善良国人、扶起大道中国。

多反思“好空气去哪儿了”。“本想过一个风清气朗的春节,没想到整天都生活在雾霾之中”,这恐怕是很多人过年的慨叹。“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好空气去哪儿了?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和手上。少些奢华,不搞铺张浪费;少些攀比,不搞盲目购车;少些以自我为中心,不搞污染环境那些事……也许好空气就会回归。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人们在反思中完善,社会在反思中前行,国家在反思中文明。不要认为,社会的不好是他人造成的,其实“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诚如哲人所说,“遥远的罪恶与你我有关”。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多反思信任去哪儿了、原则去哪儿了、底线去哪儿了、亲情去哪儿了、乡愁去哪儿了、血性去哪儿了……我们才能收获一个健康中国、温馨中国、现代中国、强大中国,我们所热切盼望的中国梦才能尽快实现。

反思之后重在行动。没有反思,缺少行动,如何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支烛照天空的火炬,点一盏守望家园的心灯,用自己的一片光、一份热去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你我将变成向上的个体,中国将变成和谐的国度,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7日 04 版)作者桑林峰

1.请问上面的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请分析文章中画横线句子的使用的论证方法和作用(6分)

(1)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稳屋立,柱倒屋塌。

(2)不要认为,社会的不好是他人造成的,其实“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诚如哲人所说,“遥远的罪恶与你我有关”。

3.联系上文,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谈谈你的发现(写两点)。(4分)

材料一:《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走红,像极了前几年同样在春晚舞台上唱红的那首《常回家看看》。两首歌的共同特点是歌词朴素,旋律简单,但是它们最本质的共同点,是唱出了亲情的温暖,人性的美好,也唤起了我们对亲情最温暖的回忆。(2014年2月14日《扬州晚报》)

材料二:2014年1月30日晚上,在外潜逃的周某灼跟其他人一样在看马年春晚。当看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节目时,舞台背景上“30年父女合影”一页一页地翻过,如同自己的父母就在眼前,作为家中独子的周某灼泪流满面,于是下定决心投案自首,结束在外流浪的日子。(2014年2月24日《网易娱乐》)

4.仿照文章中的语段,从画浪线的句子中,任意找一个话题,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字。(4分)

多反思信任去哪儿了、原则去哪儿了、底线去哪儿了、亲情去哪儿了、乡愁去哪儿了、血性去哪儿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