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60+3分) 题目:原来以为 要求: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

作文(60+3分)

题目:原来以为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例文: 原来以为 爱,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字,在字典上可以轻易找到它的注释,原来以为学会查字典的我已经可以轻易懂得爱的含义,可是没想到即使现在的我也只是爱的初学者,甚至连爱这扇大门都还没入,它远比我想想的要更加沉重。 小时候,对父亲的记忆最多的便是对我的打骂,所以父亲对我温柔的时刻被我当作最宝贵的财富,珍藏在心底的最深处。儿时的我远没现在的我这么安静,总喜欢和一些比我大的哥哥姐姐玩耍,因此摔跤成了最常见的事,但每次都不敢告诉父亲,因为我得到的不会是温柔的话语,而是一顿叱骂和被涂上酱紫色的诡异液体。每次被父亲发现伤口后,都躲躲闪闪,不肯上药,但第二天,却发现伤口上有了上药的痕迹,而且结了疤,后来才知道是父亲怕我痛偷偷在夜里上的药,那时候我只是很喜欢那个在夜里为我默默上药的父亲,我认为那便是父爱。 本以为父爱于我来说是很珍贵的东西,但不知何时它在我眼里已那么一文不值,每次从外地工作的父亲回来后我不会主动喊他,主动说话,“爸爸"这个称呼已变成需要时才会出口的廉价物。上了初三后,因为晚自习的缘故我不得不寄住在亲戚家,以为和父亲的关系会一直如常,但在亲戚家的各种不方便使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那个为我任劳任怨的父亲,真正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节公开课。公开课的内容很简单,仅仅是讲一篇阅读而已,文章叫《做只想和你接近》,当我读到儿子为父亲修剪指甲时,儿时的记忆也愈发清晰了,只不过是角色互换了而已,因为从来都是父亲为我修剪指甲……在这节课快结束时,老师为我们播放汪峰的歌曲——爸爸,我本来是不以为意的,但当我听到“爸爸,我想你“时一向自制力很强的我眼泪却夺眶而出了,那些被放在心底角落的记忆也喷涌而出,快要把我淹没,我才明白,父爱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廉价,因为此刻我的心仿佛被灌了铅一样沉重。 小时候,原以为父爱是父亲对我难得的温柔,后来明白,父亲的爱,不仅是温柔,就连大打骂也是深沉的爱,而现在更加清楚的是父爱还源于我那深深的思念,或许现在的我所了解的也只是一丁半点。 【解析】 试题分析:审题时要抓住“原来以为”的内涵。“原来”是过去的事,“以为”是自己看到表面现象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因此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要把“为什么会那样认为”即“原来以为”的过程,通过具体的事情翔实地反映出来。而这件“原来”的事,应该是“我”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事,并且还是一件诸如对青春、对母爱、对友情等有着曾经误会或误解的事,要写出这件事如何缺乏情感与理性关系的认识,后来才醍醐灌顶,明白其中的原委。 2.要写出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具体过程。即要写出“我”对那件事产生误解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全过程,还要写出“我”对那件事的心理表白、认识态度,以及如何消除误解的经过。总之,写记叙文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翔实,更重要的是,还要把事情里的所蕴藏的真情实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那个“情”最终产生“理”的升华。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太行谷 

     聂怀贵

⑴一只苹果的色彩和曲线,自然是一种美,而把它切开来的剖面,将把你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这是我穿越太行大峡谷时,心中生发出的一枝联想。站在山脚下仰视或登上山顶俯瞰,蜿蜒险峻,秀美雄奇,都是山势表象的一种浅读。只有深入峡谷,才可能走进山的内部世界,倾听到山的阴柔心韵。 

⑵太行山,从《愚公移山》的历史传说起,就以高大威猛的身影贴近我,我承认了他是一个父亲的形象。当我在一个秋日步入太行大峡谷时,突然觉得沐浴在一片母性的光芒里。

⑶深秋的太行峡谷,花淡叶瘦,树简枝疏。两壁峭岩上的树木,不时被山谷的风吹动,落叶如蝶,在水面闪闪烁烁。一只红尾巴的小鸟,飞上飞下,箭来箭去,与其说是在不厌其烦地丈量太行山的高度,不如说是在向我们反复诠释峡谷的深彻和隐秘。有意思的是,这种珍奇之鸟,我在九寨沟也曾见到过。九寨沟是极少有飞鸟和其他动物出现的,况且九寨沟与太行山,一个在川西,一个在晋东南,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这只鸟在展现生命力强劲的同时,分明也暗示了“峡谷”和“沟”之间某种相通之处。 

  ⑷太行峡谷,是一个峡谷群:黑龙潭,青龙潭、八泉峡,红豆峡、万佛山、紫团山……深秋季节,前不久降了一场雨,山无寒意,各峡的水却丰沛肥茂。滔滔峡水,若一根根脐带,牵动着我的脚步,更牵动着我的想象。沿了峰回岩转的太行峡谷一路走去,忽而如坠一筒深彻的古井,井口惟见一丝半缕的云影流过;忽而又被裹夹进一道弯曲的山缝,天空窄如一线星光;忽而柳暗花明,眼前一片朗然开阔,无限明媚……如果山有阴阳之分,那么峰峦为阳,雄性气质彰显;峡谷属阴,女性特征昭然。走在太行大峡谷,一种回归母体的神圣感和敬穆感,久久地在我心中激浪回荡。峡谷的阴柔,托起山石的阳刚;峡谷的幽邃,映出山体的伟岸;峡谷的垂直深度,一定是岩壁如切如削的高度…… 

  ⑸走出黑龙峡,谷口有民居俨然排列,遂择一家叩门而入。问知,在此处住一宿仅需十元钱,风味饭菜极是便宜。我便与同行之友相约,明年一定来这里住些日子。说话间,民家灶台锅里的面条煮开,女主人真心实意地留我们吃饭,我们回之以感动的谢绝。她送出我们,忽然想到什么,转身又进到屋子,捧出一大把鲜鲜红红的山楂,说是刚从院子里那株树上摘下来的,要送给我们路上吃。从她那每道皱纹都流动着慈祥的脸上,我读出了久违的母爱,甚至,在一个漫长的瞬间,她几乎幻化成了我母亲的模样。

⑹一只圆润柔美的苹果,是一度春秋的结晶;一道深邃如历史的峡谷,因包容亿万年时光的雕造,积淀了母性般博大厚重的慈爱……

1.根据全文内容,分点概括太行谷的特点。(4分)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沿了峰回岩转的太行峡谷一路走去,忽而如一筒深彻的古井,井口惟见一丝半缕的云影流过;忽而又被夹进一道弯曲的山缝,天空窄如一线星光……   

3.本文主要是写太行谷,为什么在第(5)段中还要写谷口民居的女主人(4分)

4.选文开头、结尾都提到了苹果,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少年读鲁迅”危险不危险?

        丁辉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关心”下一代的传统的,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经常给青少年的阅读设置壁垒就不难感知,比如“少不读红楼”之类。(其实,对于《红楼》,少年人看看并无大碍的;从《红楼》里看到“淫”的反而是那些正襟危坐、了无趣味的道学家之流,就很能说明问题。)后来又有人说,“少不读鲁迅”。我初听这句话,内心里真的是“咯噔”一下子,觉得这句话是点中了鲁迅思想的某些要害的。

②我要算是鲁迅的资深读者了,但就像鲁迅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书可能比谁都多,却反对年轻人读中国旧书,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那么,“少读鲁迅”的危险究竟在哪里?

③似乎不必为尊者讳,鲁迅终生习惯于从阴暗面去看人、看事。有人说这跟鲁迅阴暗的童年记忆有关,这些姑且不论。总之,正是这样的独特的思想方法成就了鲁迅。香港岭南大学的许子东教授最近比较了鲁迅和胡适,说“病情是鲁迅看得透,药方是胡适开得好”。胡适的“药方”好不好尚可存疑,但鲁迅于中国的病情“看得透”,我想应该是“拥鲁”派和“反鲁”派都愿意承认的,可以说鲁迅的魅力正源自他对中国问题或曰“中国病”的揭示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然而必须正视的是,鲁迅深刻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正是源自他对“中国病”的“诊断”全面而深刻。鲁迅是背负着虚无与绝望的重担起而行动、斗争和反抗的,就像古希腊神话里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明明知道是徒劳,却周而复始,永不止息。鲁迅说:“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鲁迅的伟大处与悲壮处皆在于此。

④要青少年“读点鲁迅”的理由自然是充分的。鲁迅的文章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历史,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人。因此,我对“读点鲁迅”是没有意见的。但对青少年读“太多”的鲁迅却每每心怀疑虑。我的想法是,青少年尚处在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塑成期,他们是否有足够伟岸的人格与足够博大的胸怀来承负鲁迅那样的深刻的悲观与虚无?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如果青少年承负不了对这个世界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当一个少年人读鲁迅足够多的时候,世界就有可能在他眼中变得无一可亲,无一可信,亦无一可爱,从而丧失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赖。这样,岂不“于国于家无望”,“生意尽矣”!鲁迅本人亦多次声明自己的作品“太黑暗了”,明确表示不愿意青年受这种“黑暗”的影响。

(选自《2012年中国杂文精选》,有删改)

1.阅读第④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青少年要“读点鲁迅”和不能读“太多鲁迅”的原因。(4分)

2.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联系本段内容简要说明这种方法的作用。(3分)

3.作者在文中表述的观点是“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请品析这里“最起码”、“部分”两词所体现的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4分

4.作者说“‘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我们初中课本里有《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鲁迅作品,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指出作者说法的略显偏颇之处。(80—100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①,进涫漱巾栉②,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③,而盱盱④,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列子·黄帝》,有改动)

【注】舍:客舍、旅馆。②涫(guàn)漱巾栉(zhì):指洗脸漱口用的水和梳子、篦子等梳头工具。③睢睢:恣意、放肆。④盱盱:眼睛向上,张目直视。睢睢盱盱,这里是“横暴”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户外           行而前     

  杨朱蹴然变      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杨朱南沛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其往,舍者迎将家          真无马耶(《马说》)

  C是以不敢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D老子中道仰天叹             泉香酒洌(《醉翁亭记》)

3.翻译句子。(6分)

  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这段文字主要叙写了什么事?表现了杨朱的什么品格?(3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第后面的题目。(6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古诗讲究炼字,第二句中“蘸”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2.宋诗富有理趣,第三、四句让我们想起学过的哪句诗?它们都蕴含着怎样的哲理?(3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9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请用一段简洁的文字说明左面图标的内容。(4分

 

 

 

2.请根据下面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补写部分与后半部分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关爱留守儿童

日前,江都区妇联、教育局、团委、关工委共同启动“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捐赠仪式上,区二中留守儿童代表的发言,让人心酸不已。

据区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江都区农村人口占7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用品都难以保证。为此该区一方面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和“家长培训学校”,一方面通过区红十字会积极号召爱心企业捐赠,从物质和精神上关爱留守儿童。     

3.学校团委联合新华书店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滋养美好心灵”为主题的赠书活动。请你向留守儿童推荐一本名著,并结合其中的具体情节说说经典作品是怎样培植善良、勇敢、无私、乐观等美好人性的。(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