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4分) 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 ①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且因为竹林面积...

(4分)

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

①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且因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

②在中国,用竹子作为建筑用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到了秦汉时期,竹子便已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民居的“担纲者”。在清代沈曰霖的《粤西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

③根据不同的种类,竹子还各自有看家本领,如斑竹拉力强,水不易侵蚀,在古代常用来制作拉船的纤绳;楠竹秆高直坚硬,是建筑上的好材料;墨竹则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竹子体轻,但质地却异常坚硬。竹材的收缩量非常小,而弹性和韧性却很高,若按单位质量计算,竹材的抗拉强度甚至比钢材还高25倍左右。

④竹子之所以亦刚亦柔,必须要提到竹子隐秘的身体结构。

⑤竹子拥有的木质素和纤维让它既刚也韧,而其内部结构之精巧还远不止如此。如果你细细观察,会看到竹秆的横切面上散布着许多深色的点状物,这是竹子的维管束,不仅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还有强化竹秆的作用,它们从外到内逐渐变大,排列也由紧密到相对疏松。从力学角度来说,物体边缘承受的正应力是最大的,故将优质材料布置在边缘是最优结构布置,竹子就做到了这点——表面的竹青的强度是整体竹子中最高的。

⑥从较大的结构来看,竹子是空心的,根据材料力学的原理,其抗弯能力比具有同样横截面积的实心结构要大很多,而诸多竹节中还有着起到支撑作用的坚硬“横梁”,就像“工字梁”一般。有了这些优点,竹材在身量轻盈的同时,也拥有了很强的抗扭、抗剪和抗拉能力。

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请分别概括竹子刚、柔的原因?(2分)

 

1.(2分)引用(1分),具体说明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与中国百姓的生活非常密切(0.5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0.5分)。 2.(2分)刚:竹子内部结构精巧,维管束分布上由外到内逐渐变大,由紧密到相对疏松(1分)。 柔:竹子空心,竹节中有支撑作用的“横梁”,竹节抗弯能力大,抗扭、抗剪、抗拉能力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如:引资料具体说明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与中国百姓的生活非常密切,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③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分)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象牙、玉石或竹片制成,可以在上面记事。

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1.具体分析“天山万笏耸琼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2分)

2.体会“我与山灵相对笑”中“笑”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12分)

傅岐①,字景平,仕梁。岐在禁省十余年,参与机事,亚于朱异。

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之。岐独曰:“魏既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故令贞阳侯遣使,令侯景②自疑,当以贞阳侯景,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涡阳复新败退,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景果有此疑,遂举兵入寇,请诛朱异。二月,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大款③送之。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岐独言于众曰:“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盟,莫不叹服。寻有诏,以岐勤劳,封南丰县侯。固辞不受。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于宅。

【注】①傅岐:南朝梁重臣傅琰的孙子。②侯景:东魏旧将,降梁,后又举兵反梁,史称“侯景之乱”。 ③大款:隆重盛大的礼节。

1.下列句中“以”与“以岐勤劳”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当贞阳侯易景    B.策之不其道    C.中有足乐者    D.可一战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傅岐在禁省十多年,掌管机要大事,地位仅次于朱异。

B 魏国指使败将萧明派人回梁国,表明魏国想与梁国通好的愿望。梁国众臣一致主和,傅岐却力排众议并最终说服了皇帝。

C 侯景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相送。傅岐坚持认为宣城王肩负着继承帝位的重大责任,不应该答应他。

D 在处理魏国提出与梁国互通友好这一系列事件中,傅岐的意见足见其洞察力强,目光高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议者并之  然:                      ②当以贞阳侯景   易:                 

③必是设    间:                      ④及景盟         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2分)

(2) 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2分)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A.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要立刻努力补救。

B.人生前期因为畏难而放弃,那么后来就有可能错过、失去。

C.很多好的机遇往往是留给有充分准备的人的。

D.学习要趁早。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3分)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你总在担心,这个机会不抓住,你被社会抛弃了,所以我们一定会急躁起来。我们不顾规则,相信抓到手的   是硬通货,排队等待的永远都只是愿景。

A.①所以  ②因为   ③就   ④才      B ①由于   ②如果   ③就   ④就

C.①而且  ②如果   ③就   ④才      D ①因为   ②如果   ③就   ④才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予观夫巴陵胜,在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朝夕阴,气象万千。

A.状:景色                           B.一:全

C.涯:天涯                           D.晖:日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