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莫远离“深阅读”》,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莫远离“深阅读”
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
②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有所审视?
③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浅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
④我相信,如果沉迷于新潮时尚、“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个国民而言。
⑤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资本论》写了40年,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
⑥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浅阅读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它会影响个人生活方式,乃至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
B.第⑤段举《红楼梦》和《资本论》两部作品成书时间为例,强调经典名著应该不断重读,温故知新。
C.“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浅阅读风行之势的忧虑。
D.为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从“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和“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两方面论述深阅读的重要性。
3.第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四段中划线部分跟前后的内容联系看似不紧密,能否将其删去,为什么?
阅读《一颗颗星星都是爱》,回答后面问题。(16分)
一颗颗星星都是爱
①一天,讲完圣诞老人的故事,我问学生们:如果圣诞老人在年三十晚上从国外赶来给大家送礼物,你们希望得到什么?
②教师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有说要金子的,有说要电视的,有说要洋楼的。
③一个男孩子,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丝毫不为这热闹的场面所感染。
④这男孩子家境不好,出生不久便没了母亲,父亲在他3岁时又不幸葬身深崖。他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在他未正式成为我的学生之前,我已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倒不是因为他最后入学并欠费。那天,我写好欠条后,这惟一一个敢自己赊费来上学的孩子,拿出两张百元钞票,说是他在路上捡到的。我心情激动地接过那200元钱,也记下了“韦德”这个名字。
⑤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韦德很懂事,在班里不仅人缘好,成绩也总排前几名。可最近几个星期,他时不时在课堂上低头。我提醒了几次,他老不改。为此他吃了好几回“冰淇淋” —学生上课走神儿,我就用冰冷的手摸摸他们暖暖的小脸蛋,孩子们将之笑称为“冰淇淋”。
⑥“韦德,你呢?你希望得到什么礼物?”我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韦德慢慢站起来,依旧垂着眼睛。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他低低的语调含着忧伤。
⑦我一怔,是这个除了他以外,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的问题困住了他呀。想了想,我微笑着告诉他,圣诞老人能穿墙钻地,无所不能,他自会有办法。
⑧韦德抬起眼睛,眼神是那样的晶亮,显得非常的高兴,他几乎是抑制不住兴奋的情绪喊道:“我想要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
⑨孩子们“哄”地一声笑开了,这个愿望太微不足道了。
⑩韦德也笑了,我突然觉得这个矮小又穷困的孩子,他这个朴素的愿望绝对不会像听起来那样低微。
(11)“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韦德稚内的童音在教室上空盘旋着。
(12)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若有所思地抿紧嘴唇,似乎有什么东西敲中了他们的心灵。
(13)我只觉得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鼻子酸酸的……
(14)我想不到,韦德竟是要暖和我的手,才故意在课堂上开小差;也想不到家境如此贫寒的一个孩子,在他的任何梦想都可能实现的时候,许的却是这样简单而又充满爱心的愿望……
(15)“老师,我的袜子是补过的,很旧,圣诞老人会往里面放礼物吗?” 忽然,韦德想起什么似的沮丧地问道。
(16)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孩子们已经纷纷站起来,说过年是要把自己的新袜子送给韦德。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这时也认真起来。
(17)看着这些可爱的、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往下淌……模糊的泪光中,我感到有一双温暖的小手正拿起我冰冷的手,贴在他暖暖的小脸上。
(18)而此刻,我的脑海里恍恍惚惚掠过许多词语:善良、纯洁、真挚……最终盘踞不散、定格下来的只有一个字—“爱”。(卢瑶文 选自《中学语文》)
1.本文以“一颗颗星星都是爱”为题,而不用“圣诞礼物”、“韦德的礼物”和“爱的礼物”,请你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2分)
2.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用一个饱含真情的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童心和真挚的爱,谱写了一曲温情的爱的颂歌。
B.韦德是一个爱学习、能吃苦、懂事、无私的孩子。
C.第④段文字,从记叙顺序看是插叙和补叙,交代了韦德虽然家境,但他却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D.本文以“圣诞礼物”为线索安排情节结构,韦德说出自己的礼物这部分是情节的高潮。
3.下面是两处对韦德的语言描写,请说说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2分)
(1)“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
(2)“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
4.设置悬念可以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并做简析。(3分)
5.说到礼物,有的学生想要金子,要电视,要洋楼,而韦德想要的礼物却是“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请你谈谈,本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6.最后一段中说“最终盘踞不散、定格下来的只有一个字—‘爱’”,这是作为老师“我”的感受。你对爱的体验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内容,完成下面排比句。(3分)
爱,是节假日里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
。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4分)
2013年8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汉字书写大会》节目,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你肯定也关注或听说过此事。
1.你认为举办“中国汉字书写大会”的目的是什么?(1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几个竞赛题目,你能依据拼音准确写出对应的汉字吗?(1分)
bào tiǎn tiān wù nìng quē wú làn mào dié zhī nián zī zhū bì jiào
3.如果学校也要开展此类活动,请你帮忙策划,你会安排怎样的具体活动?请写出几个。(2分)
古诗词默写填空。(4分)
①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②采菊东篱下,
③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勾勒出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英雄形象的词句是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颖传神地描写出雪景,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给下面消息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报道:3月11日,央视联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华医学会等部门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竹山县溢水镇陈家铺村村医王焕云位列其中。
2月14日,王焕云曾亮相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近半小时的纪录片,讲述竹山村医王焕云从发现艾滋病群、到扛起防治艾滋病重任这一路的艰辛和坚守。王焕云自2002年发现竹山县首例艾滋病人后,担起竹山县溢水镇陈家铺村及周边30名艾滋病人的治疗工作,并义务在该区域普及艾滋病防护知识,消除乡亲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对艾滋病的恐惧。他还和艾滋病人同吃同住,免费治疗艾滋病人。
记者了解到,53岁的王焕云为撑起陈家铺乡村卫生室,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已说服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工作的儿子回到家乡,和他一道坚守在防艾一线。(有删改)
A.王焕云亮相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讲述自己的事迹。
B.王焕云12年坚守,扛起本村及周边的防艾重任。
C.王焕云父子一起坚守防艾一线。
D.王焕云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主要写的是鲁迅少年和青年时期经历的一些人和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名篇。
B.《格列佛游记》中“宫廷游戏”一章,作者借小人国的游戏,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C.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把文学、表演、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D.中国传统节日在古诗词中有很多的印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时间先后分别对应着清明节、重阳节和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