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1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1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A、余幼时即学  嗜:特别爱好(或“喜欢”、“爱好”) B.送之  走: 跑

C.自谓可兵十万 将:将军                        D.有土寇  会:适逢,正赶上

2.先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两项(      )(2分)

A、无从致书观   B、计日C是人多以书假余   D、不敢出一言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4.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                    。(2分)

5.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6.宋濂通过学习成为有学问的人,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两人的读书经历给你什么启发?(3分)

 

1.C. 2.A D 3.(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4.抄书 治水失败 5.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6.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C句中的“将”是动词,“率领”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中“以”为“把”,C中“以”为“因”,A、D中“以”为连词,无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以是”“假”“观”“步”“欺”,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人物的行为活动概括内容要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注意文中人物言行描写的语句,以此概括人物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两文所写的内容,从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上比较不同,以此说明读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要死读书。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4分)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它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他在抽屉里拢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他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他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的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她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拍板,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它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针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的“孔”,可他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针起钮扣来,像是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一句中加点字“骄傲”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是_____      ___词。(感情色彩)(2分)

2.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的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 她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这段话中连用几个“再次”并且将穿针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有何作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4分)

奇招击退红潮

丹丘生

①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选自《大科学》)

1.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2.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4分)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藉(jiè):凭借。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B.“垂緌饮清露”句,不仅写了蝉的形体与习性,也暗示了诗人追求清廉的品质。

C.“流响出疏桐”句,不仅写了蝉的声音,同样也暗示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表明只有依靠自己的权势而非他人的力量才能使自己声名远扬。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语言表达。阅读下面一则笑话,然后从语文的角度说说产生笑料的原因。 (4分)

一个歌舞团,新到了一位节目主持人。第一次上台,领导再三嘱咐她不要紧张。可她还是紧张,上场后报的第一个节目是独唱《当枫叶红了的时候》,她却报成了《当红叶枫了的时候》,全场哗然。下场后,领导安慰她:“不要紧,注意报对下一个节目:合唱《我们都是一家人》。”没料到她更紧张,上场时报成了《我们一家都是人》,领导晕倒。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文学常识的说明,错误的一项(        )(2分)

A.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著名作品。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B.《名人传》 的作者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文中的贝多芬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体现了我行我素、不卑不亢的叛逆性格。              

C.八下语文第一单元五篇课文除了《列夫·托尔斯泰》外都是回忆性的散文,主题都为“魅力人生”。

D.《雷电颂》选自《屈原》,是一部历史剧,法国诗人纪伯伦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等,其中《组歌》选自《先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