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从以下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

请从以下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口不绝……生活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个性特长或爱好。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2)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语言通顺、生动;②事例精彩、典型、突出;③书写工整清晰,不写错别;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例文: 薇拉的天空 薇拉的天空里,珍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雨,一直下 教室的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蒙蒙细雨。 偏在此时,讨厌的放学铃声又不请自来,薇拉的心可绷紧了,爸妈都上班去了,我可怎么回家呢? “嗨,薇拉,我顺便送你回家吧!”俊白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并为她撑起了一把银白色的塑料伞。雨中,他们有说有笑。 “我到家了,谢谢你!”薇拉清纯的脸上写满了淡雅的微笑。此刻,刚回到家的妈妈正在关窗户,恰好目睹了这一幕。 “你给我听好,以后再也不准和那个男孩来往了!”妈妈严肃地说。 “为什么?你蛮不讲理耶!”她大声嚷道,觉得很委屈。 “要是让别人看到,妈的老脸往哪儿搁啊!”妈妈仍声俱色全。她更伤心了,为什么平日善解人意的妈妈竟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妈也是为你好啊,不希望你受到任何的伤害呀!”妈妈的语气稍有缓和。 她无心听,只是望望窗外! 雨一直下,飘飘洒洒,滴在心坎上,好凉,好凉…… 风,一直吹 春天真是个调皮的小姑娘,不知何时给大地送来了一缕微风,轻轻的,柔柔的。 “俊白,以后我们别再来往了,好吗?” 薇拉小心翼翼地说,声音像夜蚊子在嘶叫。 “为什么?”俊白发愣了,“我们的合作难道不愉快吗?虽是学习上的对手,但也应该是生活上的助手呀!” “难道我想吗?”她回答说。 “你有苦衷?”他问。 “我妈妈说……说……”她戛口而止,不敢正视他。 沉默,长久的沉默。 他明白薇拉话中的意思,平静地说:“我们无愧于心就行了。” 她嗫嗫嘴唇,但却一言不发地走了。 风,依旧依依,吹着她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天,一直蓝 阳光下白云朵朵,天空出奇的蓝。 薇拉无事可做,就随便拿了本书胡乱地翻了几页,一段话赫然跃入她的眼帘: 我们不能选择家庭、学校、社会,但我们能选择自己的生活。只要坚持是正确的,就应该勇往直前。生命嘛,体验过,追寻过,问心无愧就够了。 是啊,自己的天空,为什么要飘散着别人的想法呢?自己的人生之路,为何要让别人左右呢?她顿时茅塞顿开。 这天清晨,她独自走在一条幽寂的小路上。路边的栀子花含苞欲放,暗香浮动,但她却无心欣赏。真是“冤家路窄”,俊白恰巧迎面走来,两人目光相遇,好不窘迫!擦身而过的一刹那,他们却默契地笑了,阳光般灿烂。 此刻,校园的广播里正播放着那曲《栀子花》:“栀子花开呀开,是淡淡的青春……” 后记:文中的薇拉就是我。生活在这方蓝天下,我们需要亲情的阳光,可我们也需要友情的和风,而世俗的眼光总会误解青春年少的我们。多么希望父母能理解我们,给我们一片广袤的天空,让我们自由自在地飞翔。 【解析】 试题分析: 题目一:话题“我的一片天空”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我们可以写学习中的苦与乐,也可以写交往中的烦与恼,还可以写生活中的忧与喜。最好只从某一方面去写,具体叙述,切不可空泛而谈。另外,事例也要新颖独特,要有自己的感触和思索。 2、选用一个最佳的形式。话题并不难写,但要写出亮色,就要在表现形式上下工夫了。我们可以用小说的形式来反映生活下的天空,也可以以日记体的形式来再现主题。当然了,我们可以从“我”出新,“我”可以是一棵树、一条鱼、一只笔等等,以自述的形式来反映话题。合适的才是最美的,紧扣话题,选择拿手的形式来作文,高分必将亲睐我们。 另外,在构思好之后,一定要拟一个闪亮的标题。参考文题如《年少的翅膀好想飞》、《飞翔在亲情的天空下》、《美丽新世界》、《我的心情我的天空》等。 如范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是小标题十分的抢眼:“雨,一直下”“风,一直吹”“天,一直蓝”。从表面上看,它仅仅是显示出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果细品习作,你就会明白,这些小标题更是小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拟定小标题,同时又注重了环境描写,使习作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其次,习作选材独特,有吸引力。小作者细腻的笔触直接聚焦在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上,大胆而真实,言他人所不敢言,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使习作具有吸引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再就是习作的语言很有个性。虽朴实却不乏灵性,虽简洁却极具张力,充分凸现了小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后记的运用也使习作独具韵味,不仅点明了身份,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还发出自己的心声,令人深思。可以说,后记的出现,算得上是习作的点睛之笔。 题目二:题目二是半命题作文,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并不难,范围并不太广。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时间方面的,还可以是空间方面的,现实的,幻想的,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可以。可要把作文写好,一定要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题材。材料一旦确定,写作时一定要抓住关健词“渴望”,为什么渴望得到他?这是写作的重点,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写作时应该将渴望原因、感受写清楚。不管你写什么,怎么写,都得将情写足,将感写深,因为作文题中的“渴望”字是超重量级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                        认识父亲

①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②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③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④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⑤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⑥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⑦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⑧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⑨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⑩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

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

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

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1.第①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

2.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2分)

3.在儿子死后,钢琴家寄托哀思的方法:(4分)

①    ②    ③   ④

4.“读不懂父亲”指的是:

“认识父亲”指的是:(2分)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2分)

 

查看答案

(12分)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肯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2分)

2.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3.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4.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2分)

 5.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 (只写内容要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11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可爱者甚(         )               ②清涟而不妖(          )

③香远清 (          )               陶后有闻(     ) 

⑤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⑥乎众矣    (          )

2.翻译文言语句。(4分)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分)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3.①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                                        。”(1分)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2分) 

答:

 

查看答案

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隔水樵夫”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2分)

示例: 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          

由来和含义:                                                                                  

查看答案

名著知识填空。(2分)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

以上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人民艺术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