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20分) 焦急 龙应台 ①为什么老写故乡的缺点?难道你...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20分)

焦急

龙应台

①为什么老写故乡的缺点?难道你看不出这里有任何一点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说说故乡的好?

②朋友这样指责我。

③于是我带点罪恶感,走到人头攒动的街头,再深深看一眼。

④还有比阿华更好的肉贩吗?从清晨6点开始剁肉切肉,应是血肉模糊的木台子却干干净净。切肉的时候,专心致志,把皮切开,把肥肉去掉,然后小心地把你要的肉放在秤上,告诉你多少钱,再添上一点瘦肉。包好之后,如果嫌提着太重,他就先把肉放在他的冰箱里,等你回程再取。阿华没读过几年书,可是他弯身切肉那个专注的神情,好像手里一块油腻的肉是珍贵的木雕艺术,一刀都错不得。

⑤到河边的邮局取信也是件愉快的事。认识你之后,忘了邮箱钥匙也没有关系,窗后的人并不在意为你走一趟,把信递给你。如果你远行,回来时急急探望堆积的邮箱,会发觉整叠整叠的邮件一捆捆扎好,等着你来拿。更好的是,插队的人挤到你前头去时,卖邮票的小姐会很有正义感地坚持先把邮票卖给你。

⑥取信之后,我就绕到邮局后面的河堤。十点钟,正是涨潮,水波一浪又一浪地扑着河岸。对着观音山,我坐在堤上读信,偶尔,水花会溅到信纸上来。如果是黄昏,艳丽的夕阳就把薄薄的信纸映成透明的红色。

⑦谁说我看不出这块土地的美好?

⑧可是,我确实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我说不出口。

⑨住在校园中心,通往外界有三条路可走。出了前门是一条短短的下坡路,左边有栋朴素的老庙,飞檐很轻巧地指向天空。右边是青翠的稻田,荷锄的农人站在田心,远远看去像个稻草人。从侧门走出,是条充满蛙鸣与蟋蟀声的山路,通往长满相思树的山丘。夹道的茅草丛和茅草后的水田里藏了千百只生命旺盛的小东西,在夏天的夜晚,⑴忘情地嘶喊。这条路只能散步,不能聊天,因为虫声很放肆。第三条路则从后门出去,路上没有一盏灯,就是黑暗中一条荒野小路。⑵有时,月亮升起,草丛的香味……

⑩一年过去了,第一条路旁的水田被挖土机填平,拥挤的钢筋水泥楼房像肮脏的章鱼,张牙舞爪地延伸。路面被卡车轧坏了,凹凸不平。建筑材料到处弃置。再过几个月,人家会搬进来,摊贩会占据路旁,货车会夹在路中。这条路,愈来愈难走。

⑾蛙鸣的山路也结束了。建筑一寸一寸地把水田吃掉,蟋蟀和青蛙被机器压死。后山上满山遍野的相思林一片一片地被砍掉,花枝招展的墓园像癣一样,到处散布。建到一半又停工的房子露着生锈的铁管,很狰狞地霸占着山坡。

⑿这条路,我不再走。

⒀最后那条在黑暗中仰视月光的小径,也失去了。现在,短短一条路就有七个垃圾丘,一转弯就是一个,半年前丢在那儿的免洗饭盒、汽水瓶、废电池,现在还在那,明年,也会在那。有月光的晚上,垃圾的腐臭混合在逐渐消失的草香里

⒁指责我专挑故乡缺点的朋友,是个比我快乐的人。他可以站在渡船头,迎着河风尽情地去受落日的感动,毫无保留地去爱那满天的彩霞。我望着波光潋滟,想的是水中多少鱼已含汞。望着河上如水上人家的采砂屋,想的是河底的沙如何淤积在河口,造成浅沙风浪,使小船出海有翻覆的危险。望着美得令人心疼的夕阳,我想的是,为什么这样的美景,我却必须站在垃圾的腐臭中欣赏?坐在杜鹃花围绕的阳台上,我想的是,那三条路正一条一条地干枯,好像有人在我的血管末端打了结,好像有什么病毒正一寸一寸顺着我的四肢蔓延上来--我想的是:

⒂这个美好的土地,你正在往哪里去?

⒃原谅我,我真的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因为我心急如焚。

⒄可是,你不焦急吗?

1.文章④--⑦段写出了作者对这土地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后文却反复强调“确实”

“真的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原因是                                               。(4分)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请赏析文章第⑨段中(1)处加点短语"忘情地嘶喊"的表达作用。

 

B文章第⑿段,句子独立成段,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这条路,我不再走。

改句:我不再走这条路。

不同:                                                                                     

 

3.请根据文章第⑨段创设的情境进行合理想象,围绕"草丛的香味",续写(2)处画线的句子(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有时,月亮升起,草丛的香味                                                                                     

4.将文章⑨-⑾段与下面链接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指出他们在写作上的一个共同点,并结合内容说明作用。(4分)

(提示:可从写法词语运用的角度作答)

【链接】 ……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节选自王鼎钧《那树》)

共同点:                                                                                     

 

作用:                                                                                     

 

5.文章结尾写道:"可是,你不焦急吗",这句话是否激起了你内心的波澜?请以"这美好的土地,你正在往哪里去"为开头,写下你阅读时的感悟。(50字左右)(4分)

 

 

 

1.示例:热爱(或:赞美、赞叹)作者看到城市化的进程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美好的景象渐渐消失,不由得痛心疾首、心急如焚。 2.A示例:“忘情的嘶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这些小生命纵情肆意的歌唱、大声地呼喊,写出了它们自由旺盛的生命活力(或生存状态等)。 B示例:原句突出强调了这条路被霸占、被掠取,作者感到惋惜、痛心,不忍再走。改后的句子语气平淡,不能充分表达这种感情。 3.示例:草丛的香味弥散在柔美的月光里,如美酒一般让人沉醉。 4.示例1:对比。《焦急》将通往校园外的三条路一年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那树》将那树生长缓慢与人类城市化进程之快进行对比,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作者对人类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忧思和伤痛。 示例2:数量词连用。《焦急》“一寸一寸”“一片一片”,《那树》“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数量词叠用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城市化进程之快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表达出作者深重的忧思和伤痛。 示例3:动词连用。《焦急》“吃”“压”“砍”等,《那树》“铺”“架”“挨”等动词连用,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城市化进程之快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表达出作者深重的忧思和伤痛。 5.示例:这美好的土地,你正在往哪里去?你饱受了人类带来的苦难,你被所谓的文明践踏。人们啊,请停下你的步伐,给我们一个完整而美丽的“家”。 【解析】 1. 试题分析:从④段对阿华的赞扬、⑤段中邮局服务人员的周到细致、⑥段中河堤看信的惬意与夕阳照耀下的美景,无不透露出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可后文作者写到“真的写不出赞美的文章来”,是呀,仅一年的时间,第一条路就被钢筋水泥占据,昔日的美景被拥挤的、脏乱的环境代替;第二条路——山路也被“建筑一寸一寸地把水田吃掉,蟋蟀和青蛙被机器压死。后山上满山遍野的相思林一片一片地被砍掉,花枝招展的墓园像癣一样,到处散布。建到一半又停工的房子露着生锈的铁管,很狰狞地霸占着山坡”,自然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第三条路——那条在黑暗中仰视月光的小径。现在,短短一条路就有七个垃圾丘,面对美景渐失,环境遭到如此程度的破坏,作者心急如焚、痛心不已。做此题就要回到原文,按照题干的要求,找到答题区域,细细分析原文的句子,品味作者的情感。 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A这道题其实挺简单,学生可能会被“表达作用”四个字弄蒙了。表达作用的含义比较宽泛,就是这种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作用。比如,句子中用了比喻,那么比喻的表达作用学生们很清楚。其实这个题就是了解清概念,然后联系原文赏析句子。B句中也是出现了“表达效果”四个字。所谓表达效果是指文章的语言,在介绍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心中的想法。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出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再看此题的这两个句子,“这条路,我不再走了”强调了这条被破坏被霸占的路让作者痛心兼不忍心,可后一个句子“我不再走这条路”情感很平淡。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续写题。所谓续写,即根据原材料提供的线索、情节、环境、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思路等,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续写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心理、语言、表情等,或者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只是完成一个片段。分析此题,实际上是一道融理解与表达为一体的续写试题。它要求考生在深入语言环境的前提下,感悟与联想当时的美景,按照题干的要求,写出一个符合文中意境的句子。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提示,先看第⑨自然段,写了当年学校通往外界的三条路,是那样的充满大自然的生机,那样的纯净、幽美,可第⑩⑾自然段写到其中的两条路被占有,自然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前后形成对比;而题干中给的《那树》的片段,学生很熟悉,也是运用了对比,因此就找到了内容上的相同之处,运用对比表达作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的忧虑和痛心。当然词语运用上,两个片段都用了叠词和具有表现力的动词。此题考虑时可看提示:可从写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作答,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这道谈感悟题有一个开头"这美好的土地,你正在往哪里去"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到,因为有一个开头,所以答题时就要注意语意的连贯。谈感悟一定不能脱离文章内容重起炉灶。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完成后面的题。(20分)

高处的药匣

刘心武

他头一次把女朋友带回家,那姑娘很乖巧到厨房去帮母亲烧菜,谁知女朋友竟不慎烫伤了手指。他母亲心疼得握住那手指头不住地吹气,又大声呼叫他父亲:“快拿獾油来!”他父亲便赶忙去往书房。书房有一排书柜,靠门的那架最高一格只摆了半边书,剩下的空间放着一只藤编匣子,那是他家的药箱。

父亲身材高瘦,伸臂熟练地取下了药匣,他接过,麻利地取出獾油,送过去,母亲赶紧给未来的儿媳妇手指抹獾油,母亲埋怨父亲:“我早说过獾油应该就放在厨房,谁会弄错了?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陋俗!

女朋友跟他独处时,问他,爸爸那“陋俗”是怎么形成的,他坦白: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嘴馋得惊人,见着跟糖果、豆子差不多的东西,就抓起来往嘴里送。有次竟把衣扣也搁嘴里了,父亲看见赶紧给掏了出来。从此以后,除了跟他讲道理“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搁嘴里吃的”,还特别注意,不让会被误认为糖果的东西再搁在他够得着的地方,尤其药品。他从四岁起,就记得他家的药箱搁在书柜高处。

他坦言,上中学的时候,最怕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的父亲”。但是直到上了大学,他才渐渐懂得,父亲对他的爱尽在不言中。父亲总怕他错拿药品当零食,因而把家里药箱一直放到高处,甚至他已经长大成人,也还习惯性地那样摆放,母亲和他身体也都不错,很少用药,因此始终没有将家用药匣改换地方摆放。那高处的药匣,已经成为他家伦常之爱的一个特征,住房几次重新装修,书柜也更新几次,靠门的书柜最高一格,总还摆着那只藤匣。

中学的语文教师也曾这样启发他:“你父亲虽然寡言,总还会有几句暖你心的话语,你要仔细回想,想起来,写出来,你的作文一定不错。”他也曾努力地回想,实在想不出,只好硬编胡诌。现在他很后悔,想不出话语来,难道就想不出那默默的动作吗?他记得,父亲把那藤匣取下来,戴上老花眼镜,耐心地整理里面的药品的每一处细节。

儿童时代,他起初是见了觉得是糖果的东西就盲目地往嘴里放;后来这毛病改掉了,却又有了另一种毛病,就是无论什么玩具,凡能拆卸的,他玩了几次以后,一定会偷偷拿到储藏室里,用工具拆开,以满足那“它怎么会动呢”的好奇心,常常是拆开了也还是不明白,而且再也装不回去。但也有时候居然弄明白是发条或小电磙子在“作怪”,而且顺利地复原。长大以后,母亲告诉他,每当他拿着玩具藏起来拆卸时,父亲都跟母亲说:“别惊动他,只当我们不知道。”但是储藏室里那个工具匣里,原来还有锯条、尖锥,父亲怕他使用不当伤了手,都早就取出藏到了别处。

如今父亲明显衰老了,血压不稳定,需要经常服用相关药品,母亲为了他取用方便,就把藤匣里的两种药搁在长沙发前的茶几上。那天父亲倚在沙发上养神,见他和妻子来了,慈蔼地点头,嘱咐老伴:“还把这药瓶放藤匣里吧!”母亲问:“为什么?”他下巴朝儿媳妇隆起的肚子那里点点,于是母亲和小两口都懂得,第三代很快来临,要当爷爷的他,仍牢记着许多药品说明书上那句免不了的话:“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选自2012年6月22《新民晚报》,有删改)

1.请以时间为顺序归纳“我”家的药匣放在高处的原因。(4分)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词语的含义。(4分)

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陋俗

陋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也时候居然弄明白是发条或小电磙子在“作怪”,而且顺利地复原。

作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自然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4.结合原文,分析文中的父亲的形象?(4分)

 

 

5.文章为什么以《高处的药匣》为题目?联系实际想一想你的家里有没有这样的一件“爱”的物品?(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其欣悦,则又请焉(    )    (2)媵人持沃灌(    )

(3)同舍生皆绮绣(    )    (4)右备容(    )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用自己的话归纳作者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克服这些困难的动力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作答)?(3分)

 

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如果你就是“同舍生”中的一员,读了这篇文章你该怎么做?(4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每空1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2)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  。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

(5)《泊秦淮》一诗中借歌女之音来指向不顾国家艰难.只顾享乐的上层人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政治家高瞻远瞩、胸襟博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描写将士英武叱咤、驰骋沙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0分)

现如今,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其蓬勃的生命力闯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其无比的威力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方式。

【材料一】“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诞生仅仅20年,手机的基本功能已大大超越了移动通话、拍照、电视、多媒体播放器、高速网络浏览器、GPS导航仪、无线连接……越来越丰富的功能被加载到了手机上。它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材料二】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据调查,有59%的人随时随地携带手机,16%机不离手,14%的人连上厕所也不忘“抓紧时间”发短信或查询“微博”账户。

【材料三】今年春节,重庆市民崔先生回万州老家过年时候,一家子难得聚齐了吃顿饭,但年轻人只顾一个劲低头玩平板电脑,崔先生的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本来温馨的时光却尴尬地收场了。崔先生家里发生的这个事儿,引起网友的讨论,不少人感叹“人际”抵不过“人机”,“相对无言”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潮流。其实“低头”不仅影响“人际”,长期低头,也对身体有危害。轻者可能造成颈椎疼痛、拉伤,或是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头晕,严重的则会造成颈椎的椎间盘凸出、滑脱。同时,长期低头玩手机,除了因为过度用眼和环境光线不足等诱发眼部、颈椎疾病外,还可能造成失眠、焦虑等症状,更甚者,有不少人边走路边玩手机而摔倒进医院,也有司机开车玩手机导致车祸。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2.为了更好地处理科技产品与学习的关系,学校开展了“我与你——科技产品的爱恨情仇”系列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条宣传标语。(3分)

 

3.你的同学小明就是“低头族”一员,长期沉迷网络,以致学业荒废,你能劝劝他吗?(3分)

 

 

 

查看答案

一天下午,一中年妇女行至上海大道变维大厦附近时,被一尾随其后的男子抢夺财物,路边一好心人立即追赶,犯罪嫌疑人慌不择路逃至永辉超市。如果你见到这一幕,该怎样向110报警,请把你要说的内容写出来。(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