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父与女 张秀亚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父与女

张秀亚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身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穿了件灰绸的皮袍,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暖、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被烟蒂头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 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的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的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似想起了什么:“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的,自他的颈际一圈圈的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的顿足:“爸,车要开了。”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的,紧紧的,缠在我的颈际。

⑾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亲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的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立时麻痹般的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⑿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⒀抚摸着那柔软的围巾我似乎听到一声衰老而悠长的叹息!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减)

1.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2.文章多次出现对“下雪”的描写,从全文看有何作用?(4分)

 

 

3.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其妙处,作简要的赏析。(4分)

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暖、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

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的,紧紧的,缠在我的颈际。

我选     

我的赏析:                                                                           

 

4.文章⑾自然段写了“我”对围巾的不同表现,请分析“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1)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

 

 

(2)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立时麻痹般的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5.在我们的青春成长的故事里,有无知也有叛逆,我们懵懂着,不曾体会父母的心,却常常在错失了以后才追悔莫及。在你的成长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件事,至今令你懊恼着?请你用优美的、饱含深情的文字加以叙述。(4分)

 

 

 

1.(1)父亲在一个风雪之日从故乡带着土特产来看我。(2分)(注:“风雪之日”1分,“从故乡来看我”1分) (2)父亲送我去车站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我围上。(2分)(注:“车站送我”1分,“围围巾”1分) 2.(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2)突出天气的寒冷(渲染出一种寒冷的氛围)。(3)烘托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4)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体现出父爱的伟大。(4分,1点1分) 3.示例:选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目光比作秋暮夕阳(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父亲目光的衰老、慈祥(1分),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抚和疼惜(1分)。 选B句,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细腻传神地(1分)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迅速和帮我围围巾时的认真(1分),表达出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心(1分)。 4.(1)觉得围巾很厚重,不好看,与我时尚的穿着不搭调,想要赶快把围巾取下来。(2分) (2)看到父亲在风雪中忍受寒冷,而突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和羞愧。(2分) 5.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概括事件,应包括的内容:时间、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语言要简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此题一要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二要通读全文,紧扣文章主题来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A句重在分析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把父亲的目光比作秋暮夕阳,是比喻,比喻的表达效果一般是:生动形象+句子内容。B句重在分析动作描写及其表达效果,分析“颤抖”“匆遽”“紧紧地”“缠”的表达效果。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第(1)句,重在从“暂时”“忍耐”“赶紧”这些词语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第(2)句主要从“沁凉”“麻痹般”“只任”“拖”等词语中揣测人物心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根据题目的提示,选择生活中的例子简单叙述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背摔台”上的妈妈

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和家长一起做拓展训练,其中一个项目叫信任背摔——由13个孩子分列为两排,搭成人床。其中第13个孩子站在队伍最顶端,负责保护背摔者的头部。13个孩子的妈妈要依次登上1·5米高的背摔台,背对着孩子们,平身摔到人床上。

人床的时候,资深培训师让妈妈们都过来参观。6组孩子面对面站立,总共要搭成三个防护层。最上一层是每组孩子紧密相连的肩与手,中间一层是他们各自弓起的右腿,最下面一层则是大家伸出的右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妈妈摔下时砸开了肩手的防线,还有腿的防线;万一又砸开了腿的防线,还有脚的防线。培训师说:成人搭人床一般只需要5组,因为孩子力气小一些,我们多加出了一组。这个游戏我们经常做,安全绝对有保障,哪怕是体重100公斤的大胖子砸下来,一般都砸不坏第一道防线。我对妈妈们的要求很简单,你们一定得挺直着身子向后摔,挺得越直越好,因为那样的话,你的重量就平均分到了13个孩子身上。——听明白了吗?妈妈们齐声回答说:听明白了!培训师说:好!每个妈妈在台上准备好了之后,就喊一声某某妈妈,同学们就一起高喊加油!——大家都听清楚了吧?孩子、家长齐答:听清楚了!

培训师将第一个妈妈的双手缚于胸前,引导她登上了背摔台。人床早已搭得十分牢固,孩子们一律瞪大了眼睛看着台上的妈妈。妈妈站在高高的背摔台上,背对着大家。培训师冲她喊:后退!再后退!脚后跟要悬空!只用三分之二的脚掌踩着台面!那个妈妈按要求做好了,突然颤声喊道:杨亮妈妈——,孩子们喊声震天:加油!!!但是,那个杨亮妈妈却没有摔,只回头疑惧地看着孩子们。杨亮急了:妈妈,你快摔呀!杨亮妈妈便重新调整自己,又颤声喊了一遍:杨亮妈妈——孩子们依然喊声震天:加油!!!喊完了,杨亮妈妈还是没有摔!非但没有摔,居然在背摔台上蹲下,哭起来了。

培训师忙跑过去,问她道:您身体不舒服吗?要不要换下一个人?杨亮妈妈还没来得及回答,杨亮就带着哭腔叫了起来:妈妈,我们不会让你摔坏的!你看,我们为了接住你,手臂都都伸疼了呀!妈妈,你究竟怕什么?难道你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吗?妈妈,你总得给我们一个机会呀!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妈妈,现在你可以摔了!

杨亮妈妈几乎是把身体缩成了一个团儿摔下来的。这个团儿只砸住了前面三组同学,即便如此,第一道防线也没有被砸破。

后面的妈妈们也差不多是杨亮妈妈的翻版……

培训师在做这个训练项目的点评时说:在这个游戏当中,毫无疑问,孩子们是赢家。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认真负责,配合默契,情绪饱满,激励他人。应该说,他们真正把细沙变成了混凝土。妈妈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都没有当逃兵,都是从背摔台上摔下来的,而不是沿着台阶走下来的。但是,妈妈们存在很多问题:执行拖沓,环节重复,动作走样,怯懦流泪……最重要的是,不信任自己的队友——也就是孩子。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信任背摔,我们故意没有安排让孩子摔、妈妈接,而是颠倒过来了。这一颠倒就暴露出了问题。妈妈这个一直被孩子依赖的角色,一旦转而依赖孩子,就变得疑虑起来、畏惧起来、悲伤起来。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值得信赖,而是妈妈们很难克服‘我要给孩子当靠山’的心理定势。在我们的家庭中,妈妈们都过于能干了!我听说现在美国高中流行一个词语,就叫中国妈妈——这可不是个褒义词啊!它的含义是过度爱护、过度操心、不肯放手、凡事包办……你们看,我们的家庭是多么迫切需要信任的重建啊!刚才,杨亮同学焦急地说对他妈妈说:妈妈,你总得给我们一个机会呀!我拜托每一位母亲都记住这句话,记住在你们茫然无助的时候,身边有一个很好的分担者,不要粗暴地剥夺了他分担的权利,让他在分担中深刻,让他在分担中成熟吧……”

1.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3分)

 

 

2.第②段写搭“人床”的时候,资深培训师为什么要让妈妈们都过来参观?(3分)

 

 

3.第③段划线句“但是,那个杨亮妈妈却没有摔,只回头疑惧地看着孩子们。”,此时杨亮妈妈会怎么想?(4分)

 

 

4.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6分)

(1)“人床”早已搭得十分牢固,孩子们一律瞪大眼睛看着台上的妈妈。

 

 

(2)杨亮妈妈几乎是把身体缩成了一个团儿摔下来。

 

 

5.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结合文本,你想对中国妈妈们说什么?(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与友行:                   尊君在                

而去:                   元方入门不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节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看出友人是个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3分)

4.请你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4分)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志在千里。

(5)《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句子是: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7)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0分)

邻近考试,学校准备举行生活技能比赛,消息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学生家长对此反响不一。

1.作为该校一名参赛学生,请你为此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

 

2.请你根据比赛宗旨,为此比赛设计几个题目。(至少设计出三个项目)(3分)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此比赛开始时你准备做怎样的动员发言?(3分)

 

4.如果你的家长反对你参加这次活动,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2分)

 

 

查看答案

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清晨,当你漫步在大街上时,发现草坪的告示牌上面赫然写着“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经过理发店门口,抬头一看店名:“今日说‘发’”魔发师””从头再来”……

你开车到公路拐弯处,一条俏皮而又不乏温馨的标语映入你的眼帘:“此处风景如此秀丽,你何不慢慢欣赏?”

打开电视机,某化妆品正在做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你阅读上述材料的感受或看法。(2分)

 

2.上述的标语或名称中运用了哪些评议技巧?请至少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材料中的例子作简要的分析。(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