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选做四题)。(5分) (1)《城南旧事》中英子的妈妈说:“……等英子好...

名著阅读(选做四题)。(5分)

(1)《城南旧事》中英子的妈妈说:“……等英子好了,什么也别跟她说,回到家,换了新地方,让她把过去的事儿全忘了才好,她要问什么,都装不知道,听见了没有?宋妈。”此时,妈妈不想让英子知道的事是(  )

A.藏在草丛里的年人被抓走      B.兰姨娘和德先叔乘马车走了

C.英子爸爸因病离开人世          D.秀贞和妞儿在火车下丧生

2)“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          》。

(3)我国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中,英雄好汉的“家”——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其中第二任寨主是          

A.王纶       B.宋江     C.晁盖   D.卢俊义

(4)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会发亮。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

这段中的“他”是       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姓名)

(5)“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        》中      (姓名)之手?

 

(1)D (2)海底两万里 (3)晁盖 (4)曹文轩 陆鹤 (5)曹雪芹 林黛玉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判断常识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⑤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⑥刘禹锡《秋词》中借白鹤形象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倒坍(tā)        默(zhēn)         断壁残(yuán)  

B. 荠(bí)        见(yè)           本色当(xíng)

C.窃(piāo)      蝉(tuì)          叱风云(zhà)

D.补(jiào)      箱(qiè)          满目痍(chāng)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人生是一段旅程,伴随着匆匆的脚步,总有一件物品,一个人,一份情感……遗落在我们来时的路上。而今,冬天来了,寒风吹彻,在冰冷中追忆那一份美好,一段往事,一片真情……就像冬天里的暖阳,陪伴你我度过严寒,走向远方。

请以“冬日里的暖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骂鸭》(8分)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雅量: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②窘:尴尬。③良:真的。④异史氏:指蒲松龄。⑤攘:(rǎng)偷,窃取。

1.给此句断句,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两处2分)。

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2.与“触之则痛”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      B.既而心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孔子云:何陋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4.作者以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2分)

 

查看答案

(12分)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无与为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

一小舟(      )         湖中得更有此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梁衡评价北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朝张岱《湖心亭看雪》:“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它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苏轼与张岱心中的月色雪景都同样的淡雅高洁。不同的是各自流露在字里行间对人生的不同看法。请分别写出文中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甲文】                                                                     

【乙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