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C燕、赵、韩、魏闻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   D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4.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

 

1.D 2.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B 4.(1)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 (2)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词词义和一词多义现象是此类题型考察的重点。近几年也出现了对虚词的解释。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还可以通过熟悉的文章直接回忆起词语的意义,这样问题的难度实际上已经降低了。D项中“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不是“诽谤”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题型。一词多义词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归类记忆。A项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言文内容、文言文语言、人物形象综合考虑的题型,需要对每一个选项进行一一分析,不能急躁,要细致。选项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在文章中的表述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应将“数月之后”改为“令初下”。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1)句翻译时要注意宾语前置,(2)句注意“私”译为“偏爱”。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4分)

什么是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普遍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因为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全体家族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粒子。按照大小个来排列,颗粒物的家族中还有PMl0和PMI,即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l微米的粒子。

PM2.5如此受到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霾的元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在人体中,PM10集中于喉部和鼻内,通过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得以清除;2.5~10微米的颗粒物停留于气管;PM25则会深入到肺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曾做过一个调研。PM2.5的增加,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人数成正相关。MP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l%,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形成的。

B.霾使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C.PM2.5是霾的元凶,同时对人体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体肺部。

D.PM2.5浓度的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会相应增加。

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B.去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句中的“均匀”一词句意会改变。

C.本文主要介绍了霾的成因及危害。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与《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B.《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母爱、童真、自然。它们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极具艺术魅力。

C.《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罗曼·罗兰用“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来描绘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神。

D.《骆驼祥子》是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作品通过祥子的人生遭遇,批判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第一次买的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  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不久为安葬虎妞只好卖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充的金秋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马航MH370失踪后,许多中国大陆的游客纷纷取消去马来西亚旅游的预约。

C.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完善道路设施,增强法律意识才是根本途径。

D.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制作”等课程。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     是触犯了党纪国法,     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查看答案

下列诃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沉湎    幅射    出风头    语无伦次

B.震撼    荫庇    座右铭    厉行节约

C.馈赠    文彩    文绉绉    物竞天择

D.踌躇    娴熟    养植业    月明风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