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后面题目。(12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后面题目。(12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童区寄传》节选)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李寄》节选)

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布其口(口袋)B.贼(轻视)

C.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D.寄从后得数创(用刀斧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汝曹怯弱,蛇所食

A.一人去市(《童区寄传》)B.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坻、为屿(《小石潭记》)D.贤能之用(《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2)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甲】的主要内容。(2分)

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           。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                         。(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2分)

 

1.A 2.D 3.(1)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2)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 4.区寄智杀强盗。 5.有备而来,主动出击 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意思相同即可,用词不求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每空1分) 【解析】 1.试题解析:A“布囊其口”中“囊”原意为口袋,但这里用作动词,堵住的意思。其它几个选项的词语解释都是正确的。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方法是: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例句“汝曹怯弱,为蛇所食”中“为”表被动,被的意思。A“一人去为市”中“为”是做的意思,B“不足为外人道也”中“为”是向的意思,C“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D“贤能为之用”中“为”表被动。因此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选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解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童”“荛牧”“诣”“怀”“将”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2)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解析:做这类题型,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考生在认真阅读甲段文字后,便可知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为区寄智杀强盗。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型,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有备而来,主动出击。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智勇双全,胆识过人。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段意花是益阳水文局的临时工,丈夫李国庆在益阳水文站工作。他们在一条趸船上住了14年,经常勇赴江流,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溺水的生命。保守估计,他们先后救了50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7岁。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他们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以至于6万多元债务整整还了17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段意花的家庭在这一天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1.请为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2分)

2.你们班想请段意花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代表班委会去请她,你会怎么说?2分)

3.近年来出现了某些扶人者被敲诈的事件,致使一些人不敢去救人,你对此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段意花的事迹谈谈。(3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战国策》是一部史书,西汉刘向编订,《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该书。

B.莫泊桑是法国小说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项链》、《麦琪的礼物》。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在高老庄被孙悟空打败,又听到唐僧的大名,就同意去西天取经。但是,他还有如若取经不成就回高老庄的想法,这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动摇性。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孔孟论学习》)

4                        ,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5)何夜无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形象优美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2分)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                                         ;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