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父亲的村庄》,完成后面问题。(共18分) 父亲的村庄 孙京涛 ①父亲,像他...

阅读《父亲的村庄》,完成后面问题。(共18分)

父亲的村庄

                                                  孙京涛

①父亲,像他那一代大多数农民一样,没有文化,朴素、勤劳。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了我生命的起航。

②改革开放前,父亲一直是生产队赶马车的,这份略略异于普通农人的职业,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我总觉得,父亲能走得很远很远,走到村人们都走不到的地方……因此他的每一次离家,都会引发我对外界无穷的想象,然后添油加醋地演绎给伙伴们听。

③大约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玩耍。当时的饲养员叫张爱,干瘦老头,跛腿,脾气大,早年在外当长工,闯荡江湖,见多识广。张爱大爷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转头对父亲说:“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父亲不屑:人都靠双手吃饭,哪有靠眼吃饭的?后来我考上大学,学摄影专业,父亲想起张爱大爷当年的“预言”,不胜唏嘘。

④年龄稍长,我随着父亲的马车进了城。我知道,在城里,有不用马拉就会自己跑的汽车、火车。父亲说:“使劲念书吧,念好了才能到城里工作。”我听父亲的话,从县城的重点中学一直念到北京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系里保送我上研究生。四年本科,我已经让家里家徒四壁了,还可能再读三年吗?我回家问父亲,要不要上这个学?“研究生是什么?”父亲问。“大学毕业了可以教高中,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教大学。”我比划着跟父亲解释。“那咱村有孩子读吗?”“没有。”“那咱附近这三个村子有孩子读吗?”“好像也没有。”“那你得上!砸锅卖铁也得上!这个不是钱能买来的!”父亲果断地替我做了主。

⑤后来,我真的在城里工作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箭,而父亲,就是那张弓。他铆足了一生的气力,把我放飞出去;自己却囿于那个封闭的乡村,日渐衰老。

⑥父亲经常说起一个故事: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一位年龄比父亲小、辈分比父亲高的小老奶奶来到我家,坐下了,只是一个劲儿地东拉西扯。父亲陪了一会儿,问:“奶奶,您来我家,是有什么事儿吧?”奶奶的确是有事,可她不好意思张口——她是来借钱的。儿子去烟台打工,缺一百块钱盘缠,正着急上不了路。父亲二话不说,拿出钱来:“一百块够不?”“够!够了!”小老奶奶连声说。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呈给她一百块钱,奶奶客客气气双手接过。年尾,腊八刚过,小老奶奶就来了,还拎了两瓶“莱阳白干”。她客客气气地双手呈上一百块钱,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接过。第二年正月十五,小老奶奶又来了,还是客客气气借一百块钱;待到年尾腊八,还是拎两瓶“莱阳白干”,客客气气地还一百块钱,而父亲,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过。如此往复五六年,直到她的儿子成家立业。父亲说,小老奶奶遵循古训,债不过年,她真是个要面子的人!我喜欢听父亲说这个故事,很多东西,从这个故事一直流淌进我的血脉。

⑦近些年,许多体力活儿,父亲已经力不从心。经常地,他会发现一堆土杂肥“被偷了”;待到耕种时,却发现那堆肥已经被均匀地撒到了地里。或者,在大收时节,门口突然响起一嗓:“大叔,你陡崖山的麦子割回来了,扔门口了啊!”出门去看,却是杳无人影。

2007416日,在我的一再劝诱下,一辈子不愿花钱的父亲终于同意做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在手术室外,我算了一笔账:我一年差不多回老家四趟,父亲已经七十五,假如他再活十年,那么,我统共只能再见他四十次!

⑨就是这个结果,让我开始拍摄《父亲的村庄》。每拍一个人,我都会向父亲念叨念叨,父亲便给我讲他们的故事。我惊讶地发现:每一个看似最平常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却发现,这片自己曾经拼命挣脱的土地,却早已注定了此生所有的精魂。

(有删改)

1.请说明第③段中“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和“预言”,两处引号的作用各是什么?(2分)

2.阅读③—⑦段的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每空限15字以内)(6分)

情节一:张爱大爷预言我将来靠双眼吃饭

情节二:      

情节三:小老奶奶多次年初借钱年尾还钱

情节四:      

3.结合第⑥段内容,说说作者7次运用“客客气气”一词有什么作用。(4分)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的村庄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不超过150字)(6分)

 

1.第一句是行文中的直接引用;第二句是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着重说明)(2分。各1分) 2.情节二:父亲决定砸锅卖铁供我上研究生 情节四:乡亲们不留名帮父亲干体力活(6分。每空3分,人物1分,干什么1分,结果1分) 3.表现了父亲对小老奶奶的恭敬,小老奶奶对父亲的感谢,村庄里的人们重情义、讲礼数的特点。(4分。共4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4.答案示例一:张爱大爷预言成真,看出他见多识广;父亲砸锅卖铁供“我”读研究生,体现了父亲无私的爱;小老奶奶按时还钱显示了乡亲对诚信的看重;乡亲不留名地帮助父亲干农活,写出了人们的淳朴和善良的性格特点。村里人的这种品质、性格、生活态度深深影响了“我”,铸就“我”一生所有的精魂。 答案示例二:父亲村庄的人们朴实,善良,他们重情义,有爱心,讲信誉,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热情。那里有见多识广的人,有像我父亲一样对知识和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的普通人。父亲村庄这些人的性格、品质,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铸就“我”一生所有的精魂。 (6分。结合内容2分,特点2分,影响1分,语言1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这里第一句引号为基本用法;第二处则为特殊用法。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人和人之间的情义”这一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这里学生应结合语境和本文中心主题理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半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后面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三里城     之:          (2)委而之     去:      

(3)亲戚之     畔:          (4)多助之     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    

(2)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翻译:    

3.文章中哪个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用文中句子作答)(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   ①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  ②  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

想和政治策略。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通过严密论证,提出了  ③ 的主张。

 

查看答案

默写(6分)

(1)《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       

(2)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把酒问月,感月之阴晴圆缺,悟人之悲欢离合,从而发出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才经过艰苦磨炼的益处是:         

 

查看答案

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范仲淹                     马致远

《醉翁亭记》 《过零丁洋》 《望岳》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A       B

C       D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 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来源:学科网ZXX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