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襁褓(qiǎng) 狡黠( x...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褓(qiǎng)  狡( xiá)   怒不可( è)    辛苦恣( jū)

B.梁(jǐ )     渎(xiè)    不及防( cù)   成吉思(hán )

C.笑 (shěn)    桑(xīn )    爱分明(zēng)   强不舍(ɡuō)

D.挑(xìn)    桥(jiàn )  谷忘反(ɡuī)    面面厮( qū)

 

B 【解析】 试题分析:A.辛苦恣睢(suī)C. 桑梓(zǐ) D.栈桥(zhàn ) 窥谷忘反(kuī)面面厮觑(q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娇弱的小草因为有大树的遮挡,它才免遭风雨侵袭;挺直的大树因为有小草的衬托,它才显得挺拔伟岸。美丽的鲜花因为有大地的哺育,它才散发诱人馨香;辽阔的大地因为有鲜花的点缀,它才现出无穷希望……

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的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因为有你,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②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如果需要请用“×××”代替。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4分)

鹰之恋

①鹰的翅膀在记忆里抖动着。

②已经是秋天了。太阳白炽的光芒已不再那么赤烈地燃烧了,天空很恬静,没有一朵云或一只鸟飘过,使人觉得头顶之上那湛蓝的天空如同没有拍到任何景物的底片,使我们烦躁的心得到暂时的安慰。

③那么我们渴望什么呢?呆板的天空已多年不见充满阳刚之气的鸟类飞过,基本上被燕雀等温柔的鸟儿占据着,偶而划一两道生存和爱情的弧线。仰望天空丝毫没有令人荡气回肠的感觉,倒是有无数扯不断的离愁思绪牵系着你。老鹰捉小鸡,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童话,对我们而言,白菜一样地腐烂了,我们仍固执地千百次向天空翘首凝望,寻找记忆里那只黑颜色的风筝。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

④我至今仍很难忘却最初见到鹰时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感觉。那是在青藏高原上的军营里,我们几个好友牧马归来,斜卧在草坡上神聊,不知是谁忽然说:“看,那只鹰!”于是我们的视线全被那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高高钓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我看见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的气流嚯嚯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团猎物。也许是把我们几个也当成攻击的目标了吧,它傲气地在我们头顶超低空盘旋起来,一圈、两圈,忽然就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看上去是那样清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多么难耐的对峙,仅仅半分钟,它又开始向前飞行了,那场面令人联想起偷袭珍珠港的日军轰炸机。至今,我仍弄不清楚,它何以竟飞得那么平稳、轻松。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一幅剪纸。那傲视一切,大大咧咧的神态太令人折服了。望着它远去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胁生双翼,融入苍茫云天里。鹰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这般美妙。

⑤第二次见到鹰是在偏远的阿克塞草原上。那天施工初歇,我信步闲游,被一条景色秀丽、危峡陡壁的山谷迷住了,寻幽探胜的好奇心使我误入歧途。在一处崖壁相挤、枯藤相结的幽谷里,我发现了一只鹰,它死在我脚下两米远的岩石旁。我生平还是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观察一只鹰,尽管它已死去多时,再也没有锋芒毕露、不可一世的精气神,但我还是为它平日的气质所威慑,不敢轻易接近它。半晌才试探着向它靠拢。它周身褐色的羽毛粗糙而零乱,犀利的眸子紧紧闭着,双翅耷拉,烂掉的皮肉处脱落一堆粗硬的毛管。怎么也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天空中“展翅三千里,扶摇上九霄”的勇者,是什么力量摧毁了它?是饮弹、中矢,还是老死谷底?这时我猛然想起一位著名西部诗人写鹰的诗:“……衰老的鹰决不会死于窠穴 / 雄禽的尸体,也不作鼠辈的食物 / 鹰之将死,它会跃向深渊,滑翔着寻找向上的劲风 / 把翎毛和血肉撕成碎片 / 把自己葬在浩瀚的天空。”

⑥哦,这就是鹰的性格、鹰的终结。它竟是这么倔强,这般壮美,我的血一点点地热起来,不能不对这草原的精灵、高原的猛禽肃然起敬。而眼前我则对这只突然遭逢厄运的大鸟产生莫名的同情和叹息,它一定是猝不及防,无可奈何地落到了这般田地。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默诵着墓志铭。

⑦自此,鹰就这样闯入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入我血脉之中,它的色泽、它的亮翅、它的律动、它的思想都构成了我诗意中的佳句,以至于一切鸟雀在我眼里都黯然失色。可眼下我们已多年没有见到鹰那矫健的身姿了。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我们曾无数次友好地寻找它,呼唤它,可失神的天空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是失望的谜底。我常常从幻想中逃出来,我感到压抑,有些承受不了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鹰呵,我们还能听到辽远的空中传来的啸叫声么?那的确离我们太遥远了,遥远得只能从记忆中寻找。可对我来说,鹰永远是童心上的一支最锐利的响箭,射向苍穹,射向邃远。

1.请用两个四字短语简要概括“我”两次见到鹰的画面内容。(2分)

第一幅画面:              第二幅画面

2.第③段中加点句“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与第⑦段中加点句“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蕴涵怎样的深意?(4分)

3.“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默诵着墓志铭”结合文意,请你替作者写一段在心里默诵的“墓志铭”。(用第二人称手法)(4分)

4.结合全文主旨,请阐释题目“鹰之恋”中“恋”的深层含义。(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4)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粟于监河侯               ②庄周忿然作色

③周视                         ④吾失吾常与,我无所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②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③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3.庄周是怎样谴责监河侯的?全文对你有何启发。(4分)

 

查看答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后面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徐公来,孰视之(明天)        B.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土地)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常常)      D.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满一年)

2.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个美?)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之所以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敌国都来朝见齐国。)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邹忌的妻子偏爱他,妾害怕他,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说他比徐公美。

B.邹忌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C.从齐王的两个举动,一是曰“善”,二是“乃下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D.文中最后一段写了齐王纳谏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使齐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在于是使齐王广开言路,以修明朝政。

B.本文是一篇设喻说理的文章,设喻从实处着眼,虚写邹忌之“蔽”;说理从虚处着眼,实写“王之蔽甚”。

C.本文连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如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与我;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等等,这种排比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本文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察纳雅言”的行政风格,“兼听则明”的行事态度,层次递进、排比对称的行文技巧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