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共15分)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

现代文阅读(共15分)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作者:毕淑敏  选文有删改)

1.联系语境,解释第⑽段中加点的词语。     按图索骥            (2分)

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3分)

 

3.揣摩第⑻段画线句中“咬着牙”这个短语,分析它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4.(1)第⒂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3分) (2)你怎样理解第⒃段画线句?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得过什么益处?(4分)

 

1.(2分)按图索骥:文中指让“儿子”按母亲的指点去看病。 2.(3分) 3.(3分)准确地表现出“我”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狠下决心,让“儿子”独自到医院看病的情形。(分析2分,表述1分) 4.(1)(3分)在磨炼“儿子”的过程中,“我”的勇气和信心得到增强,(1分)教育“儿子”的方法得以改进,(1分)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1分) (2)(4分)理【解析】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长辈预先指明的方向,传授的经验、方法,(1分)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1分) 益处:长辈的教导让我们少走弯路,(1分)解决困难的办法更多。(1分)(或答路线图内容1分,益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概括文中的情节,注意“儿子”与“母亲”的行为关系,理解词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找到这一情节,注意人物的行为、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情节环境,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母亲”对“儿子”的情感方面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三个答点,要逐一回答,不可遗漏,第一题结合情节从“母亲”自身的变化这方面来概括,第二题从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别人的指引是很重要的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第三根据前一问的解答谈感想即可。 考点: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6分)

下面表格是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由此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有四大积极变化。请仿照例句(4),分析表格中(1)—(3)项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

(1)

人口净增值

1990年-2000年增

1.3亿人

2000年-2010年7390万人

(2)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比1990年上升9.86%

2010年比2000年上升13.46%

(3)

人口中文盲率

1990年-2000年为6.72%

2000年-2010年为4.08%

(4)

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1990年-2000年平均1.41亿人

2000年-2010年平均2.61亿人

例句(4):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使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8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4)                ,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出师表》

(6)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查看答案

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2分)

 

查看答案

唐雎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3分)

 

查看答案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