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15分) 文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阅读下文(15分)

文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入崖山,使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汪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           ”(1分)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入崖山(    ) ⑵使书招张世杰(    ) ⑶其末二句(   )

3.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4.“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        的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       ”。(4分)

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         的人,理由是         。(4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1) 一起 (2)写 (3)说 3.B 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知识记忆直接作答即可,此诗源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比如各句译点的不同,考查语境,从其后“将不失为宰相也”来判断,对方是劝降,先排除CD两项,再根据“以”为“用”来判断,答案正确是B。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阅读短文即可知是文天祥说的最后一句话。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对人物的描写的内容比如“弘范遂以客礼见”理解其君子之风。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2分)

2.翻译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B第②段写了小石潭中的鱼。没一句写水,却句句有水。

C第③段写小石潭的源头——小溪和岸势。

D第④段写了小石潭周围寂静和清幽的环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4分)

诉衷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了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沙场秋点兵”,“沙场”即        2分)

2.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        。(《望岳》)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4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查看答案

作文

以“以你为榜样”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共15分)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作者:毕淑敏  选文有删改)

1.联系语境,解释第⑽段中加点的词语。     按图索骥            (2分)

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3分)

 

3.揣摩第⑻段画线句中“咬着牙”这个短语,分析它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4.(1)第⒂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3分) (2)你怎样理解第⒃段画线句?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得过什么益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