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冬 荷 李木生 夏日的荷是从水中生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14分)

冬 荷   李木生

夏日的荷是从水中生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是周敦颐笔下的夏荷——“花之君子者也”。 那是月华做成的荷瓣,水精做成的荷叶,渔歌做成的蜻蜓呀!整个夏天的热烈,都在这里轰轰烈烈的演绎着。

其实,冬荷不是更具有着君子的风骨吗?

冰掐灭了一湖的波浪。又冰上加雪。荷的尸骨就这样狼藉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苍凉。落寞。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火一样燃烧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小荷尖角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太阳升起来了。冬日的湖上,荷的故事正没有尽头。

红红的朝阳,在远处怯怯的照着。薄薄的雾气正在散去,远远近近的残荷便从朦胧里渐渐清晰起来。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

有一枚荷叶曾是那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曾经硕大舒展的碧叶,干缩成一排排瓦垄状,甚至在垄沿处散布起或大或小、有着黑色边缘的窟窿。这是被风霜雨雪反复肆虐后留下的创伤吧?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我隐隐感到,也许那一湖的浪漫,一湖的自由,一湖的豪情与刚烈,正被这枚荷叶收藏着?

冬日的荷是从冰雪中生的,历垢世而弥新弥净。更有爱的宣言写在冰雪之上——干枯了也要拥抱着,共同迎受着寒风,等待冰消雪融的日子;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就相挨相慰着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携手承受苦难,不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吗?

冬的荷,当是伟大的楷模。

冬荷知道,冰下还有藕,正悄然行走在湖底。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梦在,来年的夏天,还能不让荷在每一朵浪花上自由的飞翔吗?

一种水样的感觉正在冬荷的筋脉里汩汩地流动。饱满,自在,清新,高洁,它甚至看见了一只翠绿的青蛙,正如意地蹲在肥嫩的荷叶上,一滴被鱼尾溅上的水珠,正在蛙的脚下滚动,而滚动的水珠上,有七彩阳光的闪烁。它还看见了花瓣纷披的粉荷,嫩黄泛绿的花托周围,是黄黄的蕊毛,花托上微突着幼小的莲籽。美好,就是这样的吧?还有夏荷的清香,夏荷的明朗,夏荷风中快乐的呻吟和夏荷染红了白云的欢笑,都在抚弄着冬荷梦的琴弦。

风刮着。冰封着。雪覆着。夕阳正泛着荷蕊般的嫩黄。夕阳里,醒着的冬荷,梦正酣。

  (选自《2013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有删改)

1.通读全文,概括冬荷的“品格”。(2分)

2.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5分)

(1)完成下列语句的赏析。(3分)

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火一样燃烧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小荷尖角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本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过去荷叶生长的     、荷花开放的      。并且巧妙化用诗句“                            ”,来表现荷湖生命的灵动。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冬荷知道,冰下还有藕,正悄然行走在湖底。

3.本文写的是冬荷,但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夏荷。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4.文章最后一句说“夕阳里,醒着的冬荷,梦正酣”,请问冬荷的“醒着”与“梦正酣”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①有君子风骨:柔韧劲道,坚韧顽强(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勇于抗争。 ②合作担当;③富有梦想。(一点1分,答到两点即可) 2.(1)(3分)茂盛;热烈(艳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2分)指藕在湖底的生长 3.开头写夏荷,为了写冬荷做铺垫,烘托冬荷的形象(2分);结尾写夏荷,具体形象地描绘出冬荷的梦想与憧憬,使冬荷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意蕴),升华(深化)文章的主题(2分)。 4.不矛盾(1分),“醒着”指的是冬荷正处在遭受风霜雨雪摧残的现实中(1分); “梦正酣”指的是冬荷对生活对未来依然充满憧憬和梦想:来年夏天整个湖仍将是荷的世界(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从文章的第六段“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第七段“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就相挨相慰着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携手承受苦难,不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吗?”第九段“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第十段全段都可以概括出冬荷的“品格”:①有君子风骨:柔韧劲道,坚韧顽强(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勇于抗争。 ②合作担当;③富有梦想。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过去荷叶生长的茂盛、荷花开放的热烈。并且巧妙化用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表现荷湖生命的灵动。“行走”指藕在湖底的生长。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开头写夏荷,为了写冬荷做铺垫,烘托冬荷的形象;结尾写夏荷,具体形象地描绘出冬荷的梦想与憧憬,使冬荷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意蕴),升华(深化)文章的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首先我们要回答矛盾还是不矛盾,然后再去解释“醒着”与“梦正酣”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在这里,是不矛盾的,“醒着”指的是冬荷正处在遭受风霜雨雪摧残的现实中; “梦正酣”指的是冬荷对生活对未来依然充满憧憬和梦想:来年夏天整个湖仍将是荷的世界。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送天台陈庭学序》(节选)  〔明〕宋濂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注释】①陈庭学:从四川来到南京求学的有志后生。②顾:但是。③逮:等到。④耄(mào):八九十岁。泛指老年。

1.用斜线( / )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1分)

欲 如 庭 学 之 游 尚 可 得 乎?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无慕艳意          两岸连山,无阙处(《三峡》)

B.足肤皲裂不知      予齿益加耄矣

C.当余从师也        腰白玉

D.而予齿加耄矣      精求精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

4.本文也是赠序,作者宋濂当时地位显赫,但能激励提拔后进。说说这些赠序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作者被贬异地,只能凭借吟诵《思旧赋》来排遣思念老友却无缘见面的无奈之情,其中“     ”字最能传达出这种心情。(1分)

2.请品析一下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小组收集到如下的一首小诗:

真正的好书,读着读着,就泛了绿

字里行间,转眼,就栽满了春天

请你根据自己平时的课外阅读具体篇目、内容,结合这首小诗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5分)

 

查看答案

请根据草书的一般特点,作一点简要赏析。(2分)

【走进春天】

 

查看答案

小组成员找来了许多描绘春天的文章阅读,并进行摘抄:

(1)摘抄描绘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    春和景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请你再找两个与它们结构相似的描绘春天的成语。并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4分)     

 

(2)摘抄形容春天的优美语句:

满分5 manfen5.com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                   (摘自张晓风散文《春之怀古》)

根据你对春天的体会,仿照上面句子,再续一句。(2分)

【书写春天】

小组成员搜集到一幅林散之的草书作品:

原诗如下: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