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布 鞋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布  鞋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阕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阕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阕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                        的回忆,表达了对           之情。(3分)

2.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5.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1.①布鞋;②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③母亲的怀念、感激。(每空1分,共3分) 2.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2分) 3.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4.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了对母亲的惦记(惦念、怀念、想念、依恋)之情”。 5.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走好人生之路的决心,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如果删去此段,则收不到上述效果。(如果仅答“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点明主旨”给2分)(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很容易回答,“布鞋”就是本文的线索。仔细阅读全文,都是在围绕母亲做布鞋来写的,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三段,把描写母亲所做的布鞋的句子即可。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结合母亲对孩子的爱的词语,多写几个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贴字,表现出我对鞋的喜爱,对鞋的珍贵,同时还表现对母亲的感激。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最后一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开头相照应。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12分)

物种灭绝

①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正处于地质史上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踪影全无,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

②这仅仅是本次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有27000个物种灭绝,而其中很多物种也许人类还闻所未闻便永远地消失了。

③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却是由人类所驱动的。

④过度地垦荒伐木,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据统计,目前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被开垦,54个国家90%的森林已经消失。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

⑤大肆地狩猎、捕捞是物种灭绝的又一原因。美洲野牛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有3000万头,由于不断捕猎,到1890年只剩下了750头;蓝鲸最初有30万头,大肆捕杀使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只剩下了几千头。联合国声称由于过度捕捞,目前海洋中最主要的17种鱼类已有15种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⑥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对物种灭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盗猎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如象牙贸易虽在1990年就被国际社会明令禁止,但时至今日每年仍有4000头大象遭到猎杀。

⑦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重金属、阻燃剂、合成激素、杀虫剂等到处散播,无处不在;污水、酸雨、放射性废物、油污等正在不断蹂躏着生态系统。

⑧可见,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性行为,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人类如果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机,还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天的物种灭绝就会拉开明日人类终结的帷幕!

1.第①段中加点的“又一次”具体指第几次? (1分)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就其中的一种分析其作用。(4分)

    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  说明方法:                                   

3.“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人类的哪四种不理性行为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4分)

(1)屋舍俨然(2)如外人   3)余人各复至其家 (4)答之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2分)

5.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7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你认为作者笔下的山西村美在何处?(3分)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它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查看答案

2014年4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请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3分)

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责任   警示     和谐     居安思危     同舟共济     水清山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和平广场上载歌载舞,引得行人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立秋过后,各商场的空调价格大拼杀有偃旗息鼓的迹象。

C 一座座雄伟而风格迥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在渤海岸边拔地而起。

D 受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影响,我们公司的业绩不断下滑,没人知道何时才能柳暗花明,扭亏为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