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

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

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

⑤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⑤  C③①②⑤④  D④①②⑤③

 

B 【解析】 试题分析:通读所有文句,把握到这是一段“介绍《周易》的内容和价值”的文字,因此先要找出总领性的句子作为首句,同时还要注意抓住提示性的词语,如本题中的“这种”。本题中,④引出《周易》,是总领性句子,因此当为首句,②“宝典”紧承“群经之首”,③是对②中“思维”的阐释,因此,应紧承②,①中的“忧患意识”对应③中的“忧患意识”,⑤中“这种”是对①的延伸。因此,正确的排列应是:④②③①⑤。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和煦 红彤彤 心往神驰 销声匿迹

B.恣睢 冷飕飕 一筹莫展 黄发垂髫

C.偏袒 窄窄地 登峰造极 推陈出新

D.褡裢 幽幽地 鞭辟入里 融会贯通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挑透  苍头  喷暮  途/

B.酬/允  辗盘  霉/影  心/厌

C.气/见  寒止  阔念  水/

D.据/反  教/隐  逃/送  松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追梦

要求: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新华网3月21日 郑州一名中学生阿宝在撞坏停在路边的汽车后,并未选择转身离去,而是留下写有联系方式的字条向车主致歉,被网友赞誉为“有担当的好少年”。

不少网友在讨论如果换作自己,碰上这种情况会怎样做,会不会不声不响地离开。一网友评论说:原本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但能做到者寥寥,不得不说声少年好样的。更有网友坦承,自己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却没有勇气面对,真要向阿宝学习。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二)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陈:同“阵”,布阵。②谢玄:东晋将领。③融:即苻融,前秦将领。④坚:即苻坚,前秦皇帝。⑤蹙(cù):逼近,逼迫。⑥蔑:没有。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十年春,齐师我   (2)小信未 (3)若移陈却  (4)引兵少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3.语段(一)中的“何以战”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4.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两个语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