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母亲为我做棉被(12分) ①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

母亲为我做棉被12分)

①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 

   ②俗话说:秋风凉,娘心慌。每年进入中秋八月,自家责任田里的半亩棉花刚开,娘就在阳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开,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来的头喷棉花,是娘给我这个唯一不在她身边的孩子的专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说:一条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 

③娘把头喷棉花摘回来后,背到房顶上,铺上苇席,将棉花晒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开外的邻村轧花坊将棉花弹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只见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可着被里摊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着,娘便把印着大朵大朵红牡丹图案的花被面覆盖上去,再把用秫秸秆儿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来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实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宽出两三指的白被里从四边挽上来,腿跪在上面,然后在头皮上润润针,便飞针走线起来。我在旁边看了,怀疑这还是不是平日动作有些缓慢的母亲。阳光下,清楚可见她的头发和眉毛上落满了细细的棉花绒毛,似一层初霜,闪着亮儿。这就是儿的娘亲啊!此时,八月的阳光照着母亲,照着老屋,而花喜鹊则在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着,伴着娘哼着的好听的小曲,温馨得有让人想落泪的感觉。如果有邻家婶儿上房,就会打声招呼:给儿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听娘那愉悦的口气,就像戏里的花木兰打了胜仗归来一般。 

  ④新棉被做好后,娘从房上抱下来,放到炕头上。这时,父亲收工回来了,摸摸暄腾腾的被子,风趣地说:嗬!能把人暖和个跟头。妹妹从学校回来了,嗅嗅被子,说:好香的阳光味儿!弟弟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见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亲在一旁看了笑眯了眼,娘便举起扫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轻轻拍打着:你个猴崽子。快下来,看给你哥弄脏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⑤现在已进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离家在外的我从橱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书。当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阳光味儿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足足七斤三两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阳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未等把身子捂热,心早已经暖暖地醉了。不如何时,两滴热泪滴到了书本上……

1.选文使用了          的记叙顺序,叙述了母亲为做棉被的事。(1分)

2.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

4.结合选文说说,第5自然段的“醉”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5.怎样理解选文中的俗语“秋风凉,娘心慌”?(2分)

 

1.倒叙(1分) 2.(3分)比喻,(1分)把棉絮比作白云,突出棉絮的白和松软,(1分)衬托了母爱的纯洁无私,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可敬。(1分) 3.(4分) 神态,语言描写(2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给“我做棉被”的满足感(或幸福、愉悦),(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关爱。(1分) 4.(2分)一个“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从被子中感受到了温馨深厚的母爱,(1分)幸福如醇酒一般让人心醉。(或感动和沉醉在幸福之中。)(1分) 5.(2分)写出了“我”母亲对像我一样在外奔波的孩子的冷暖的担心,(1分)也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牵挂。(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有哪几种记叙的顺序,注意看第一段文字是写事件的结果“母亲做好的棉被给我送来”,可以判断是倒叙。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首先了解有哪些修辞手法及其特征,根据文字直接判断即可。从表达母亲的爱来概括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了解写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再概括文字来判断,从母亲完成心愿的心情和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方面分析概括。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内容,从得到母亲的关怀心中深切的感受(幸福而陶醉)这个方面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根据文意,从天下母亲时时牵挂在外子女的冷暖这个方面来理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5分)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手机。这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思考。为此,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

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资料一〗漫画:

满分5 manfen5.com

 

〖资料二〗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三〗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201365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四〗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1.阅读上述四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三点。(3)

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请谈谈你的看法。(2)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1)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此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 写的《               》,它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

 (2) 我们俩更亲近了。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毫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此段文字选自《           》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9分)

1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吴均)

2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

3)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5)《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6)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请你写出歌咏春天的两句连续的古诗:                           

                      

 

查看答案

看拼音写汉字:(4分)

我想起yōu        )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玲在liū        )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lán       )语,原野上怪dàn       )的狂风……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在公园,见一种花出奇的大,便问公园管理员,这花结的果一定很大吧?而管理员告诉我,这花是结不出果的。我问为什么,管理员说,把心思和力气都用在开花上,又如何能结果呢?

有一种人,像这花,正因为在人生的“开花”上太用力、太执着,而无法结出人生的正果。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或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