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晒旧衣 摩罗 ①要出远门,自然要先去看看母亲。自从十七岁那年,远离家乡去念书,便...

晒旧衣  摩罗

①要出远门,自然要先去看看母亲。自从十七岁那年,远离家乡去念书,便一直生活在异乡,很少有时间与母亲相伴。每次回家见到那日渐衰老的容颜,都会生起些陌生感,常常不知该说些什么,似乎我离母亲已越来越远。

②正是盛夏天气。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扇,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

③家里有两只旧木箱,全塞满旧衣裳。每年夏天,母亲都要翻晒一次。我总要批评母亲太爱破烂,那些东西,何不早日毁弃。然而直到现在,母亲这个习惯还是没改。

④母亲一抱一抱地将旧衣收进屋来,衣服堆里散出热气。我说: “怎么不当垃圾烧掉,晒了几十年了,有什么用?”母亲望望我,那眼神似很委屈,我乃默然。母亲搬过一把木椅,认认真真坐下,像是做着十分重要的事,一件一件整理旧衣。每拿过一件,都要抚弄再三,还常常凝神默想,似乎对这旧衣着迷了。

这是你父亲的西装短裤,”母亲抬起头,这样告诉我, “是他年轻时做的,只穿过两三回。那件短裤我早已熟悉,以前每年翻晒,母亲都要跟我讲一遍。每次听到,我都犹如看见一个年轻人,穿着黑色短裤,在田间耕作。

这是你外公送你的小袜子。那年你三岁,我带你去浮梁看外公,回来时,你外公抱着你送我们上车站。到了车站,你赖着不从他怀里下来,我抱了你上车,你就乱哭乱蹦要外公。这时候,你外公一边哭,一边塞给你这双袜子。外公中年迁居浮梁,相隔几百里,我一生只见过他这一回。他已经死了十五年了!”母亲将那双破烂的小袜子攥在手里,眼睛望着门外,似乎期待着外公的影子突然在门口出现。那一年,我拿着电报赶到浮梁时,他已经躺在地下,只见一个圆土堆。那边的坟跟我们这边的不同,是圆的。

⑦母亲流了几滴泪,叹着气,又去收拾别的旧衣,一件一件折好,几乎每一件旧物,都有一段故事在里边。

⑧母亲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收进箱子,神情很是专注,几乎带着一种虔敬,同时还有一丝欣慰。我忽然想到,母亲每年翻晒旧衣,都是过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她既有失落的痛苦,又有怀旧的慰藉。母亲以这一丝慰藉,装点孤寂的老年。

⑨母亲收拾好了,我走上前,将那只箱子搬进房去。吃晚饭时,母亲看了我很久,试探着问我: “你到城里上学那年,穿的那件蓝咔叽褂,还在不?”我说还在。怎么不拿回家来?”我不再说这有什么用,而是说: “下回带来吧。还有别的几件旧衣,我也一起带回家来。

⑩母亲听了下回”,别过脸去,似乎黯然神伤,过了一小阵,才喃喃地说: “这回走了,哪知道何时回来。

我这回出远门,不是一般的出门,的确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临走的时候,我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请她把我的那些旧衣服,全都寄给我母亲。

母亲一定会每年都翻晒一次,一定会抚着我的旧衣,追思我的音容。可是,当她含着老泪,讲完一段故事,猛抬头,却见旁边没有人在听。   1988,写于广州

1.母亲对旧衣抚弄再三,还常常凝神默想,联系全文来看,母亲为什么对旧衣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请用概括的语句来回答。(3)

2.对待母亲翻晒旧衣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方框内填写上恰当的内容。(4)

 

 

忽然明白母亲翻晒旧衣时的心情,答应下次带回旧衣

 

 

3.本文选自作者摩罗的文学作品自选集《西风的竖琴》,在摩罗的博客里也有这篇文章,其中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 “正是盛夏天气。我刚放下行李,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麦秸编织的扇子,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

与本文的第②段相对比,你能发现作者在整理出版本文时做了细微的修改,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修改?(3)

4.结尾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1.旧衣承载了母亲对亲人的回忆、牵挂和思念,翻晒旧衣能够给她孤寂的晚年带来一丝慰藉。(3分,意思对即可) 2.不理解母亲,认为这些旧衣没用,抱怨母亲不早日毁弃 请朋友把自己的旧衣全都寄给母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删掉了“我刚放下行李”,将“一把麦秸编织的扇子”删减为“一把扇”。这两句话跟本文中心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也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简洁凝练。(3分) 4.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自己的牵挂的感动与幸福; 对母亲孤寂晚年的哀痛与难过,以及自己不能陪伴母亲的愧疚。(4分,每点2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联系有关情节,了解母亲与旧衣的关系,从母亲对旧衣的情感方面来分析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母亲翻晒旧衣”有关情节,找到表达“我的态度”的句子,理解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先比较两文字,找到不同之处,再从语言的精练和与中心的关系来分析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文,体会字里行间作者表达的情感,结合第二题的解答,来理解作者在第后一段所表达的“爱与悔”复杂的情感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6)

日前,有关食物浪费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我校学生会的关注,他们准备就此话题出一期学生会会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提取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作为会刊的标题。(不超过10字)(2分)

【材料】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仅餐饮浪费每年就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食用。美国的情况同样惊人,据报道美国被浪费的食物如果折算成能量,超过了美国国内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

标题:                                                 

2.下面是会刊餐饮浪费面面观专栏使用的材料,请你综合材料,将专栏的内容提要补充完整。(2分)

【材料】记者在某餐厅的部分采访记录

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剩了这么多菜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实在是太麻烦了。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面吧。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但我可不想带走,好像是你吃不起,占人家便宜似的。

服务员:现在有的人家连剩饭都不吃,更别说打包了。请客更是如此,谁都不好意思带走。有些菜是一点都没动,但也只能全部倒掉啊。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外出用餐。调查发现,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重,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①             , 好面子                          的心理作怪。

3.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为会刊专栏食物浪费大家谈拟定一个征稿话题。(2分)

【材料一】  2011年,瑞典食品局发表声明,瑞典每年浪费的食品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国因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发现,被浪费的食物如果和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材料二】对于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有专家提议用立法来遏制,也有人认为加强教育、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才是根本。美国部分城市每月都举行垃圾之旅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吃垃圾桶里找到的食物,以行动呼吁停止食物的浪费。

征稿话题: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这段文字中的              (人名)。

(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段文字出自《               》。

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的欣赏着。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这段文字选自《   》,           (人名)。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依次填入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_____________。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_____________。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一半轻松,一半明_____________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⑵海内存知己,                     

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⑷《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抒写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⑸《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