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予作文以记之    B 天大雨,道不通 / 迁客骚人,多于此

C.无案牍之形 / 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  D 是金陵人,此 / 太守与来饮于此

 

C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了解句子的出处,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A“属”一为“类”一通“嘱”,B“会”一为“恰逢”一为“聚集”,D“客”一为“客居”一为“游客”,C“劳”皆为使动用法“使……劳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语文是春风,吹zhòu(   )了一池春水;语文是夏雨;(   )润着干(   )的大地;语文是秋月,yìng(   )照着唐诗宋词;语文是冬阳;温暖了你我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材料,请以“在我的手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

禅师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说:“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让他跟自己一起做了一个动作,把手慢慢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14分)

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

苏  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①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②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④,吾侪⑤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⑥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注释】①押伴:接待、陪同。②钤辖:有两个义项,1节制管辖。 2宋代武官名。③戢:收敛。④涂潦:大水。⑤侪:,类。⑥畚锸:簸箕铁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以书属辙曰        属:嘱咐       B.至与钤辖亢礼      亢:匹敌

C.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       D.以虞水之再至      虞:料想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分)(     )

①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②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④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⑥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 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警告他们,如果不改,要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杭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2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2分)

 (3)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2分)

 

查看答案

 

一方阳光

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碉堡”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

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

1.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2.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5分)

3.本文中母爱的表现有哪些?联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5分)

4.文章以“一方阳光”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隆中对》)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时人莫之  (2)由是先主遂(3)然则何时而乐耶(4)斯人,吾谁与归

2.选出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2分)

A 为信然             先主器之,先主曰 

B 异二者之为         而长烟一空

C耕陇亩           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D物喜             此臣所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选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      )(2分)

A 时人莫之许也 。            B 君与俱来。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4.翻译(4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甲】段的写作十分有特色,请从描写方式的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分)

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D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6.有人说“乱世重才,治世重德”,并因此得出诸葛亮不符合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标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联系《隆中对》和《岳阳楼记》的内容及有关材料作分析,谈谈你的独到见解(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