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老王(节选)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

老王(节选)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被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          两个字概括。(2分)

2.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2分)

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2分)

4.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2分)

 

1.苦 善 (各1分) 2.外貌(肖像) 语言(对话) 动作 神态(任填两项,各1分,共2分) 3.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的性格特征。 4.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以根据老王的身体状况,体会老王生活的苦,临死前给我们送来香油和鸡蛋,体现了老王的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具体分析,“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是外貌描写,“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是语言描写,“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是动作描写。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围绕关于老王的语句来理解,老王对我们一家的关心从心里感谢,体现老王的知恩图报和善良的心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拓展性阅读题,对于社会上的弱者,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只要观点正确即可,注意语言的合理表述。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实践(6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光盘”指吃光盘里的食物)

1.学校要在餐厅内贴出几条宣传标语,请你也写一条。(2分)

2.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主题班会将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参加。某同学拟写的邀请书中有两处主要错误,请修改。(2分)

邀 请 书

尊敬的家长:

弘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为家长代表,于4月8日上午九时来我校参加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主题班会活动。请务必准时到达。

某某中学九(二)班主题班会活动策划组

                                                  2014年4月2日

3.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假如你的父母也有这种想法,你会怎样对他们说呢?(2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插图,填写表格(2分)

满分5 manfen5.com

图片选自作品

作者国籍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8分)

(1)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6)美国在我国领海主权事务中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别有用心,想在亚太地区扩大自己的军事势力,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醉翁亭记》中的名句回答)

(7)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赞叹大自然伟大神奇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之(志:记住)                       D.病终(寻:不久)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有汉                 重修岳阳楼

B.武陵人捕鱼业             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C.余人各复延至家           真无马邪

D.予尝求古仁人心           本在冀州

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A.便要还家。                     B.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苛政猛于虎。

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

D.“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7.请谈谈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别离情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

C.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排比)

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对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