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走不出阿妈的目光》,完成后面问题。(共15分) 走不出阿妈的目光 李光彪 ...

阅读《走不出阿妈的目光》,完成后面问题。(共15分)

走不出阿妈的目光

李光彪

①我走了。走出了那个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小山村,可我仍无法走出那段挂满温馨情结的童年。

②从我记事起,山村的第一声鸡啼是阿妈舂米的棒槌引叫的;山村的黎明是阿妈推磨的扁担摇醒的;山村的挑水路是阿妈的第一挑水泼湿的……

③当我的嘴角还挂着一串梦呓时,阿妈走来了,朝我轻轻地呼唤几声,便用她那麻粟柴般的手,把我抱到热烘烘的火塘边,给我从头到脚穿上,又一把一把帮我洗脸。然后,把火塘里烤得喷香的饭团,或是洋芋、红薯扒出来,用菜叶包好,塞进书包,挎在我的肩上,又扶扶我头上的帽子,拉拉我的衣角,絮絮叨叨地对我说:“到学堂里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写字,莫跟人家闹,啊……”这时,我看见阿妈的目光像两井吮不干的乳泉,很深、很深……

④当明月铺满院子,满天星斗眨着眼睛时,阿妈回来了。背上不是背一捆柴草,就是背一只竹篮;肩上不是挑一对桶,就是扛一把锄头;围腰带上不是别一把镰刀,就是别一把小菜锄;围腰布里经常兜着我爱吃的野果,手袖裤管里时不时卷着我喜欢的蚱蜢、水母鸡。一进门,就忙着去喂那些打瞌睡的鸡和拱栅门的猪。三扒两咽吃完饭,又忙着拣洗第二天吃的菜,剁第二天的猪食。直到我做完作业,瞌睡时,阿妈才放下手里的活计,倒水帮我洗脚,抱我上床,在我的脸上边亲边说:“乖乖,听妈的话,明天给你捏个大饭团……”这时,我看见阿妈的目光像两盏灯,把我的眼前照得很亮、很亮……

⑤有一天,当我从村头老爷爷家的院墙上偷回三个石榴,塞给阿妈时,阿妈脸一垮,一巴掌打掉了我手里的石榴,用吆鸡棍一步一棍打着我走向村头的老爷爷道歉。回到家里,阿妈见到我脚杆上青一股、红一股的棍痕时,又心疼地哭了。并不停地教训我:“人穷三代、良心莫坏,从小脚手要干净,啊……”这时,我看见阿妈的目光像两条鞭子,抽得我很疼、很疼……

⑥当我一天天在阿妈的呵护下长大,开始离家住校读初中,每个星期回来背柴米时,阿妈总会用那双麻粟柴般的手给我洗涤衣服,在那盏猫眼睛一样的煤油灯下,缝补到深更半夜。第二天就早早地帮我装好油米柴菜,然后往肩上一挎,把我送出村子很远,才让我背上柴米篮,又絮絮叨叨对我说:“世上有三苦,读书赶马做豆腐,到学堂好好念书,莫像阿妈睁眼瞎,啊……”这时,我看见阿妈的目光像两根线,把我的心拴得很牢、很牢……

⑦那年,当我要到州城读中专时,阿妈还是像以前那样,用盐煎些蚕豆、豌豆,炒些葵花子、瓜子,备些炒面、腌菜、鸡蛋,大瓶小袋,鼓鼓囊囊塞得一大包,絮絮叨叨地对我说:“到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写字,莫跟人家闹,啊……”这时,我看见阿妈的目光像两把火,烧得我的心很烫,很烫……

⑧当工作几年后的我,把一个城里的姑娘领回家里时,阿妈高兴得杀了家里那只蛋头最长的母鸡。临走时,仍絮絮叨叨地对我说:“你们兄弟姊妹几个,都是从我这双奶头上抹下来的。现在就你还没成葫芦没成瓢的,妈心头挂着呢。以后,你结婚请客用的猪鸡,妈会喂给你呢……”这时,我看见阿妈的目光像两条洒满阳光的路,很宽、很宽……

⑨如今,我走过幼稚,走过无知,走出火塘,走出山外,可我仍走不出阿妈那目不识丁的目光……

1.阿妈不同的目光蕴含着不同的意味。阅读文章⑥—⑧段,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阿妈的目光

蕴含的意味

像两根线

像两把火

[

是希望

 

2.结合第⑤段内容,谈谈我为什么觉得“阿妈的目光像两条鞭子,抽得我很疼、很疼”。(5分)

3. 阿妈虽目不识丁,却使 “我走过幼稚,走过无知……”,阿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150个字)(7分)

 

1.①是牵挂 ②是温暖(是慰藉、是期待) ③像两条洒满阳光的路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2.答案示例:阿妈的目光是责备,是不满,是鞭策。我偷邻居的石榴受到了阿妈的惩罚并强制改过。阿妈的做法是对我行为的矫正,阿妈的话语是对我做人的引导。阿妈的心思表现在目光中,我读懂了它。它让我深受触动,让我难过,让我自责悔恨,让我铭记于心,永不再犯。 (评分标准:共5分,鞭子的含义1分,我的行为及感受2分,阿妈的做法及目的2分。) 3.答案示例: 阿妈是个勤劳能干的人。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农活样样精通,家务事事不落。阿妈是个正直善良的人。孩子偷了邻居的石榴,她进行了责罚和教育,并逼迫他去道歉。阿妈是个关爱孩子望子成龙的人。时时嘱咐孩子多念书,改变命运。(评分标准:共7分,阿妈的特点答出三个即可。不局限于答案示例,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每个特点及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各2分,表达1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这里学生理解“线”“火”“路”的比喻含义,表述正确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后面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填空。(2分)

1)《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一句中“以”是“把”的意思。选文中“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乐”是“快乐”的意思,《醉翁亭记》“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加点的“乐”是“以……为乐”的意思。选文中“心乐之”一句中“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下面是有关小石潭水描写的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2分)

作者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对小石潭水进行了描写。听觉上,“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小石潭流水的清脆悦耳;视觉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正面描写潭水之清,游鱼及其影子则是从侧面描写潭水之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2分)

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写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___________________苦难和坎坷的人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

 

查看答案

默写(8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4)《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和对自己的文才“引以为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作家作品是同一朝代的是

①《小石潭记》  ②《送东阳马生序》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杜牧    ⑤苏轼    ⑥范仲淹

A ②③⑤    B ③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傍晚,我们下榻于一家水边旅社。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处,一只木船正徐徐朝我们驶来,那直立船头形似沈从文笔下祖父的老者,那蹲在老者身旁宛若翠翠的苗族姑娘,连同这酷似茶峒的古城,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中。

①尤其是那静静流淌的沱江,在落日的余晖映衬下,泛出金灿灿的光,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②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③推开窗户,尽目远眺,凤凰古城的风光尽收眼底。

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