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5分) (1)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2)八百里...

古诗文默写。(5分)

(1)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2)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饮酒》中反映了诗人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陶渊明《饮酒》)

 

(1)昨夜雨疏风骤(2)五十弦翻塞外声(3)枯藤老树昏鸦(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 试题分析:4个小题,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默写全诗,根据提示,揣摩含义,写出相关诗句。1.2.3小题都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小题1注意“骤”的写法。小题2注意“弦”的写法,小题3注意“藤”的写法。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万里长江横巨坝,                     

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毛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想变成现实。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挥。

A锦绣大地笑开颜    B银龙卧波美如画    C万吨巨轮通四海  D千秋伟业耀神州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临水的柳树随处可见,树影婆娑,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绿荫渐覆长堤水”,颜色一天新似一天,一天绿过一天。②柳树间的桃花次第盛开,夭夭其左,灼灼其右;柳树们左右逢源,幸福着、沉醉着。③办公楼下的一树樱桃,在春天里如襁褓中的婴儿般见风长,一天一个样。④上班时和同事经过树下,我们惊喜不已:昨天樱桃还含苞待放,今天就有敲锣打鼓的,有甩花手绢的,有抛媚眼的……

A选段第①句引用古人诗句,形象地写出了柳树颜色由似有若无到青翠浓郁的缓慢过程。

B选段第②句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出桃红柳绿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象。

C选段第③句把“樱桃”比喻成“襁褓中的婴儿”,生动形象地写出樱桃在春风吹拂下迅速生长的情态。

D选段第④句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出樱桃开放时热烈、奔放的样子,表达了人们的惊喜之情。

 

查看答案

依据文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春天的“两会”和秋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由亿万人民承载着梦想和重托。这春秋两季盛会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因为梦想,生活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使命变得无比厚重。

A修改: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   B修改:承载着亿万人民的重托和梦想

C修改:亿万人民承担着梦想和重托     D修改:亿万人民承担着重托和梦想

 

查看答案

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路就在他脚下延伸。”

B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                                

C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D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困难?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查看答案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下已经进入了“超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及慢情调。    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 “体验”“思考”“质疑”“沉淀”    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A虽然       因为       就               B虽然       因为       才

C即使       所以       才               D即使       所以       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