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3分) ⑴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⑵她走了很长时...

(13分)

⑴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⑵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⑶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⑷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⑸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⑹女孩愣住了。

⑺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⑻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⑼这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B 第(1)段加点的“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只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

C 第(6)段独句成段,突出了女儿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D 第(9)段中两个双引号的作用是直接引用,在行文引用了他人的话。

2. 小女 孩流了几次泪?分别在什么时候?都是因为什么?(3分)

3. 文中第⑺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

4.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⑼段的理解。(4分)

 

1.(3分)D 2.(3分)2次。第一次,在老婆婆请自己吃面时,因为感激而流泪。第二次,看到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母亲找到自己后心疼的样子,心里既感动又觉得愧疚。 3.(3分)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4.(4分)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解析】 1.1】 试题分析:D选项中两个引号的作用应是“表特殊含义”。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这里小女孩在老婆婆请自己吃面时,因为感激而流泪;小女孩看到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母亲找到自己后心疼的样子,心里既感动又觉得愧疚。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括神态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此处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 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 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几个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条理清晰,结构分明。

B 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变化。

C 第③段加点词“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为了说明物候来临的每个因素,作者都举有实例,使文章说服力强,容易让人明白。

2. 决定了物候现象的来临因素有:              、              、               和

               。(2分)

3.第 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

(1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 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世人盛爱牡丹/山寺桃花始盛开       B 香远益清/开卷有益

C 亭亭净植/东西植松柏              D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 本文以花喻人,用菊花比喻隐逸者,用牡丹比喻富贵者,用莲比喻君子。

C《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记叙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情。

D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首先,确定好研究的主题,然后计划你所需查阅资料的地方,或图书馆、或实地调查、或采访、或上网查阅收集。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首先要查“书 目索引”,然后查找相对的书目和资料。查阅图书资料,重要的内容要做摘录、做札记、还可复印。实地考察,不仅要做好文字记录,还可拍摄实景记录,调查采访,最后分类整理调查资料。网上查阅,首先要确定好查阅的主题,再利用常用的“百度”“搜狐”搜索引擎搜集,打开相关的网站或网页查阅。网络资料 往往是宝藏与垃圾共存,搜索时要注意鉴别和判断资料的真伪。最后,筛选信息,汇总编辑成册,与同学们共享。                           

1.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哪几种?(2分)

2.搜集资料有哪四个步骤?(2分)

 

查看答案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描写一位清洁工的背影。(3分)

路灯   清扫   蹒跚   烈日   暮霭   挥汗如雨    落叶满地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B.事件发生后,校长就跟老师研究,决定针对这个事件进行一次教育。(修改:句子表达不明确,把“教育”改为“教训”)

C.李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不 仅”“而且”后面的内容调换)

D.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删去“切忌”或“不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