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9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9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好吧,就明天。”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我与地坛》

1.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一共写了四件事,请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0个字)。(4分)

事情:①母亲要带我去看花——                  ——③母亲不能带我看花

——                         

2.请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4分)

3.第③段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母亲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4.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两个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①“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5.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读完本文后的感想。(4分)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史铁生《病隙碎笔》

 

1.(共4分) 事情: ②我答应母亲去看花 ④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每空2分) 2.(共4分)运用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的方法(2分);作用:①“母亲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而无声地离开,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怕自己让儿子痛苦,对儿子的理解,为儿子伤心;②“偷偷地听”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母亲的慈爱和细心;③“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写出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怕儿子看见,表现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以上三点能抓住一点作答,即可得2分)。 3.(共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1分),她是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2分)。 4.(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第①句: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但要有勇气好好活下去,希望儿子能和自己一起战胜病魔;第②句:表现史铁生的坚强、自信,能正视现实,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5.(共4分)要求:①紧扣文本(不联系文本内容,最多得2分);②符合学生身份;③能围绕“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等方面作答;④语言通顺,合理。 【解析】 1.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这里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紧扣文章“母爱”主题,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植物为何有睡眠》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②不仅植物的叶子会有睡眠,植物的花朵也会睡眠。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

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①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⑧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②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⑩综合起来,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三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总之,植物的睡眠运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

2014年第4期《百科知识》)

1.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3分)

2.文中画线句①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3.文中画线句②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4.通读全文,说说植物睡眠的可能性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之不以其道(  

3许焉                          4)汪汪之声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虽有千里                   ②张元怪,随犬出门

  B真无马邪?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②若而不收养

3.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5.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完成后面问题。(5分)

  陌上柔桑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犊: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1.请展开想像,描写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2分)

2.词中加点的一个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8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雄狮般的面容,牙关紧咬,布满愤怒而痛苦的皱纹,而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是意志,拿破仑般的意志。(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选文所写的伟大音乐家是谁?结合原著,写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并简述他的一个感人事例。

人物:                性格:                   

事例: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 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

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

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

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       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这段文字选自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长篇小说《           》。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      ,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                       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8分)

学习了专题后,校刊《新叶》编辑部决定将第五期主题定为人与鸟,请你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

1.校刊《新叶》编辑部准备刊登下面这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3分)

(江苏广播网2014年1月7日)为了挽救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北京动物园和盐城市联合开展丹顶鹤野外放归试验。近日,由北京动物园人工饲养的7只未成年鹤开始在越冬地逐步放飞野外,这也是盐城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进行的野外放归。

  盐城沿海滩涂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经过两周的适应期,7只来自北京的丹顶鹤已经熟悉了沿海芦苇、水泊、盐蒿遍地的环境,在保护网内悠闲地漫步,好奇地观察走近的人群。北京动物园科研项目负责人杜洋说,在越冬地放归能让丹顶鹤尽快适应野外环境。

标题:

2.请拟一条保护鸟类的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

3.大家就人与鸟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并将文章编成了一本作品集。现在,请你试着帮忙拟一个栏目,并说明侧重围绕的是什么内容。(2分)

     栏目名称:                  侧重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