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2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2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饯:饯行,送别。⑤公之赐厚矣:您给我的赏赐太多了,意即您太高看我了。⑥缩颈:缩着脖子,形容恐惧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尝故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    (2)斯人,吾谁与归  微:___________

(3)士大夫敢往别   莫:________    (4)得为范公党人    若:__________

2.根据语句的意思,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D范文正/公贬饶州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王质扶病饯于国门

4.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2分)

5.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分)

 

1.(1)探求 (2)没有 (3)没有人,没有谁 (4)如果 2.A 3.(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王质独自带病在京城门外为他(范仲淹)设宴送别。 4.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和不因外物或悲或喜的乐观精神。 5.王质与范仲淹是志同道合的人.范仲淹遭贬时,朝廷治理用党,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王质却带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质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的“微”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以”“扶”“ 饯”,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文为所学名篇,此问题为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抓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理解回答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乙文内容,从文中王质的行为表现来分析其形象特点,说明其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理由。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题中有“早春”二字,针对它,诗中描述了哪三种景物?(2分)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B“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描绘出春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C第三句中着一“好”字,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提示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昀《与朱元思书》)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4分)

有一个小官到任后去谒见上司。上司问:“贵地风土如何?”小官回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上司问:“春花如何?”小官回答:“棉花每亩二百八。”上司问:“百姓如何?”小官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上司怒道:“我问的不是白杏,是你的小民。”小官答道:“卑职小名叫‘狗儿’。”

(1)故事中造成误会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故事中的那个“上司”所犯的毛病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指出下面句子的病,并提出修改意。(4分)

①下面广播前方刚刚发来道。

②老师的话音一落,同学们都蠢蠢欲动,想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面的法不正确的一是(3分)…………………………………………………【 

A.“啊,多么迷人的景色呀?”非主句。

B.“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张海五。”这个句子的谓语“贱卖张海五”。

C.“我开始以充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这个句子的谓语个动词性短

D.“一绺绺灰白的鬈像泡沫一堆在额头上。”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鬈堆在额头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