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2分)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3分)

 

1.描绘了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的萧瑟凄寒画面。(描写内容1分,归纳意境1分)(共2分)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快的情趣(1分),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比(1分),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凄苦心情(1分)。(共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诗句内容浅显易懂,根据诗句中所写景物,抓住关键字词,用短语概括景色特点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要理解古诗中常用的方法“乐景写哀情”,了解一二句与三四句内容的不同,点明三四句所表现的内容,再根据一二句所写景物的特点,说明表达作者思乡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其犹有美者(猜测)                   B 使者见而之曰(奇怪)

C知吴人之靳也(本来)                D 颦蹙以使者(责备)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 有植枸橼庭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B 使者诮⑤吴人               以是人多书假余

C 而王求弗止                  乃记而去

D 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伯乐不常有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

(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4.梁王是怎样一个人?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查看答案

酸碱食物与健康(14分)

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一天吃的食物以酸味为多,碱味食物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倒是偏碱的呢?

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此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归属“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物”。

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归属“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物”,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物。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均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然而,人体的调治机制虽然紧密而有用,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要是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物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耗损骨骼中的钙仓储,导致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松散、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态,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令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4分)

这些元素归属“成碱元素”。

②长期如此,便会过多耗损骨骼中的钙仓储,导致钙的加快流失。

2.根据第二段的文意,简要解释为什么酸味极强的柠檬是“碱性食品”。(3分)

3.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4分)

①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均衡。

②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

4.你认为造成人体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请根据文意和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简要回答。(3分)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总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查看答案

外婆的手纹(16分)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你外婆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外婆做衣服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舅舅说,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

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可是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女儿在一旁附和。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和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这手艺,这手纹,注定要失传吗?

⑽我看见天空上的云朵和月光。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

1.从全文看,“外婆的手艺好”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分点简要回答。(3分)

2.“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手纹?(4分)

3.文章语言有味,请对下面两句话加以赏析。(6分)

①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②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查看答案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难后而奋起的感慨,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站立的写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振兴民族、人民幸福的民族愿景。

①上文在标点、语言结构、用词得体方面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②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四小题)(4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钧《与朱元思书》)

           ,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