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怒绿 刘心武 那绿令我震惊。 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因为开往附近建筑工...

怒绿

                                          刘心武

那绿令我震惊。

  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因为开往附近建筑工地的一辆吊车行驶不当,将其从分杈处撞断。我每天散步总要经过它身边,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远远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一天很冷,我走拢时,看见从那被撞断处渗出的汁液,泪水一般,但没等往下流淌,便冻结在树皮上,令我心悸气闷。我想它一定活不成了。但绿化队后来并没有挖走它的残株。开春后,周围的树都再度先后放绿,它仍默然枯立。谁知暮春的一天,我忽然发现,它竟从那残株上,蹿出了几根绿枝,令人惊喜。过几天再去看望,呀,它蹿出了更多的新枝,那些新枝和下面的株桩在比例上很不协调,似乎等不及慢慢舒展,所以奋力上扬,细细的,挺挺的,尖端恨不能穿云摩天,两边滋出柔嫩的羽状叶片……到初夏,它的顶枝所达到的高度,几乎与头年丰茂的树冠齐平,我围绕着它望来望去,只觉得心灵在充电。

  这当然并非多么稀罕的景象。记得三十多年前,一场大雷雨过后,把什刹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残存的一半,顽强地抖擞着绿枝,继续它的生命拼搏,曾给住在附近的苦闷中的我以极大的激励,成为支撑我度过那些难以认知的荒谬岁月的精神滋养之一。后来我曾反复以水彩和油画形式来刻画那半株古柳的英姿,可惜我画技不佳,只能徒现其外表而难传达其髓。

  改革开放后,我曾在大型的美术展览会上,看到过取材类似的绘画;再后来我有机会到国外的各种美术馆参观,发现从古至今,不同民族的艺术家,都曾以各种风格创作过断株重蹿新枝新芽的作品。这令我坚信,尽管各民族、各宗教、各文化之间存在着若干难以共约的观念,但整个人类,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考与诉求上,是心心相通的。

  最近常亲近丰子恺的漫画,其中有一幅作于1938年的,题有四句诗的素墨画:“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这画尺寸极小,所用材料极简单,构图更不复杂,但却是我看过的那么多同类题材中,最有神韵、最令我浮想联翩的一幅。是啊,不管是狂风暴雨那样的天灾,还是吊车撞击那类的人祸,受到重创的残株却“春来怒抽条”,再现蓬勃的气象,宣谕超越邪恶灾难的善美生命那不可轻易战胜的内在力量;丰子恺那诗中的“怒”字,以及他那墨绘枝条中所体现出的“怒”感,都仿佛画龙点睛,使我原本已经相当丰厚的思绪,倏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天散步时,再去瞻仰护城河边那株奋力复苏的槐树,我的眼睛一亮,除了它原有的那些打动我的因素,我发现它那些新枝新叶的绿色,仿佛是些可以独立提炼出来的存在,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倘若非要对之命名,只能称作怒绿!是的,怒绿!

  那绿令我景仰。

1.文章最后说:“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这棵槐树的绿“非同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那一天很冷,我走拢时,看见从那被撞断处渗出的汁液,泪水一般,但没等往下流淌,便冻结在树皮上,令我心悸气闷。

一场大雷雨过后,把什刹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残存的一半,顽强地抖擞着绿枝,继续它的生命拼搏。

3.本文在写国槐的同时,又为何写什刹海的一株古柳、国外美术馆的绘画?(4分)

4.文题用“怒”来形容“绿”,细读原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 遭遇悲惨:那棵槐树被汽车撞断,几乎不保。(2分)生命顽强:春天,它却抽出新芽,奋力生长(2分) 2.(1)运用比喻,把槐树流下的汁液比作眼泪,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槐树遭受的重创之深。 (2)运用拟人,“顽强地抖擞着绿枝”生动的写出了古柳在遭雷劈之后长出绿枝的顽强和生机。(4分) 3. 什刹海的古柳给苦闷中的“我”极大的激励,国外美术馆和丰子恺的漫画使“我”认识到了艺术创作中的树木受创后的再现生机,表达了一种相同的观念,即在面对艰难或遇到坎坷时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要思考战胜艰难困苦的方法,诉求度过艰难困苦的精神滋养,在这些方面,人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多角度挖掘题旨。(4分) 4.“怒”体现了国槐受重创后再生的绿枝条的勃勃生机(可以使人感受到国槐面临困境和打击,那旺盛的斗志和顽强的生命力);作者由国槐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可战胜的“怒”中,体会到了美的生命是不为邪恶灾难所屈服的,它可以凭借自己的生命力去超越的哲理。(扣主题言之成理)(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本文,抓住文题中的两个字“怒”“绿”,概括文中作者对槐树的描写,理解“绿”象征着槐树的生命,“怒”有努力生存的含义,然后从槐树的遭遇和其生命力的表现两方面来概括“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的表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一是写槐树遭遇一是写槐树生命力坚强的,点明其修辞手法,说明句子对槐树形象的表达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从作者所说到的两个例子与文中所描写的槐树的形象的关系来分析,即都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的生命力的感叹,说明自然界坚强的生命给人类很大的精神影响,点评其丰富文章内涵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阅读本文,概括文中作者对槐树的描写,先体会“绿”象征着槐树的生命,进而理解“怒”有努力生存的含义和作者对顽强拼搏精神的赞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酒香千古(6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2分)

“中国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 “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古诗中的酒(2分)

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词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把你搜集的一句诗词奉献给大家。(2分)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

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

你搜集的诗词:(需注明作者与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中的酒(2分)

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便有了曹操煮酒论英雄之说。“蒋门神见了武松,欺其醉,反被武松一脚飞起……”便有了武松醉打蒋门神,以上两个故事分别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对体温进行调节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可见水对人是很要紧的。

同时喝足够的水还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第一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② 上述两段文字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3年我国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交通治堵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各项指标,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出行质量。

C.春天的西子湖畔,总是春光明媚,总是游人如织,总是一年中游览观光的最佳时节。

D.20年来,我国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作品《风筝》《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雷电颂》选自历史剧《屈原》,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

C.《五柳先生传》《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宋濂。

D.《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