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真正的干读常常来自生活中的、生命中的一些细节:网络上看到一些这样的留言:
我又一次在香港问路,被问到那个女生不会普通话,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张纸,写了很多繁体字告诉我们怎么走,还画了路线图。大家无声地在纸上对话,香港街头人走路的节奏难以形容,居然有陌生人愿意花这么长时间为你停留。
一次很晚独自打车回家,司机的广播在放鬼故事。我说:“能不能不听这个,我等会下车还要走一截。”司机马上转了台,说:“别怕,这都是假的。”然后我下车时,他把车转过来,开大灯照着我回家的路,直到我转弯看不到我才掉头开走。当时特感动,几次回头表示感谢。
记得有一次坐火车,在车要开的时候突然发神经开始向车窗外挥手告别,原以为没人会理我呢!没想到被一个路段检修工大叔看见了,也微笑的向我挥手致意。那时候还小,但是直到现在都记得那大叔一口洁白的牙齿!
有时即使是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轻轻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请以“细节中的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一位探险家在森里中看到一位老农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您好,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位老农回到:“有一次我正在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您真幸运。”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暴风雨中的闪电把我准备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您现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吧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阅读《有书赶紧读》,回答后面问题。(10分)
有书赶紧读 黄以华
1曾偶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2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论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4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在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5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里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6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到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7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选文有删改)
1.(2分)阿根廷出版社与河南固始县为了让读者赶紧读书,采用了什么不同方式?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3分)作者认为“不能等”文集出版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3.(2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道理?
4.(3分)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围绕“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字数不超过100字)
『链接材料』(1)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有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izji的阅读量太少,“工作忙”成为我国成年人不读书的最主要原因。2013年,与37.1%的人不读书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
(2)德国人读书非常“随意”。在地铁列车里,在公园草坪上,甚至在医院的候诊室内,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都很常见。调查显示,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书已经融入到了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德国老百姓而言,读书简直就像喝啤酒一样平常。
阅读《八月十日灯下所记》,回答后面问题。(15分)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 冯至
1晚间八点半左右,隔壁有人走过来说,方才听到广播,说日本接受波茨坦协定提出的条件,决定投降了。消息有些突然,使人半信半疑。外边落着点点滴滴的雨,我撑开一把雨伞,走到巷口,想看看外边有没有什么动静。街上一切如恒,行人在雨中走来走去,有点迟缓,有的匆忙,并没有显出与往日不同的样子。我在巷口站了一些时,对这消息有些怀疑。同时我却想,消息如果是真的,它这时必定在市中心已经搅起波澜,等到波澜扩张到这偏僻的巷口,也许要有相当的时间吧。最后,我有些不耐烦,与其这样等待着,不如多走几步,去迎接那个波澜。我于是在巷口的杂货铺里买了一支洋烛,把它燃起,仰仗着一点微弱的烛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这被雨淋得泥泞不堪的街道。走到一家报馆门前,看见已经贴出一张纸,举起烛光一照,上边果然写着“日本已于今日投降”几个大字。我心里说,这应该是真实了。同时远远也仿佛听到骚动和欢呼的声音。
2我面对着这几个大字自言自语地说:“八年的战斗,如今就这样结束了吗?”我想到这里,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常年的重担,同时又感到,整个的世界也在喘了一口气。
3这样的“喘一口气”,我在八年内不曾有过,全中国也不曾有过。但是在8年前,“八一三”*的前夕,却有过一次。
4那时我在上海附近黄浦江边的的吴淞镇。从七七事变发生以来,紧接着是日侨的撤退,日舰驶入扬子江,平津的陷落,全国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紧张,上海一有战争首当其冲的吴淞镇便对于这一切感觉得最锐敏。所以镇上的居民起始时三三两两,最后是成群搭伙,都先先后后地离开这里。使这座一向繁华的市镇,忽然成为一片好像是从地里挖掘出来的死城。
5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离开这里,但是当我在8月12日电早晨又走到镇上时,镇上忽然活跃起来,与昨天完全不同了。茶馆里、饭馆里、商店的廊檐下,麇集着许多服装一致的兵士。可是茶馆里没有茶,饭馆里没有饭,商店里没有货物(一)。我看着这些兵士是新鲜的,这些兵士看这个市镇也是新鲜的。
6他们以好奇的眼光在一条条空旷的街巷中走来走去,我也以好奇的心情走遍全镇。我分明知道,战争随时都可以爆发,但在它还没有爆发之前,却好像很沉重地悬在空中,要落,却又落不下来(二).这时忽然在街上出现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他也带着诧异的神情,东张西望,他大半是从远方挑着这担西瓜到这里来卖的,并不知道这里已经起了这么大的变化。
7他把这担西瓜放在一座桥上,经过一个时期的踌躇,最后仿佛若有所悟,向这来来往往的兵士一招手,大声喊道:“弟兄们,把这担西瓜分着吃了吧,反正我也不愿意再挑回去了。”他刚说完这句话,在他周围已经聚集起十几个兵士。
8我看到这幅景象,心里感到轻松而爽朗,真好像一段新的历史要从此开始。我想,这段历史只要一开端,过去的许多耻辱就会从此勾销,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我工作的地方,把一切的事作一个最后的结束,到了下午,开往上海的火车已经停止了,我只好跳上一只黄浦江上的小船,离开这一有战争便首当其冲的吴淞镇。船在日本军舰的中间穿过,军舰上常常有日本的军官拿出望远镜向四下瞭望,我在船上还不住的想,吴淞镇的居民把一座空空的市镇丢给那些士兵,谁会想到呢,远远来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替他们对兵士尽了一些地主之谊。
9船到上海,已经是万家灯火,当我会到家里向家人述说这一天的经历时,闸北一带的炮声已经响起来了。我听着炮声,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长年的重担,这重担的是“九一八”还早便已经压在我们身上了。同时感到,整个的中国也喘了一口气。
10一个人在这时是多么幸福:当自己喘一口气,也真实地感到,几万万人都同样喘一口气。
1945年,昆明。
(注:“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1937年8月13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队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即第二次上海事变。作者冯至,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诗人。)
1.(3分) 第一段中作者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 )---------( )———————( )
2.(2分)文章第一段“波澜”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第7段中刻画了一个卖瓜农夫的形象,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4.理解文中的画线语句。
(1)(2分)画线语句(一)改成“茶馆、饭馆、商店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好不好,为什么?
(2)(2分)画线语句(二)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5.(4分)文章中作者写了两次“喘了一口气”,分别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回答后面问题。(11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1随着电子科技的日益发达,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在课堂、餐桌、公交车等场合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2“低头族”的涌现显现出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作用。
3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远,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同时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4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也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到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对于绝大多数“低头族”而言,也许冷落他人并非本意,但这样无心之举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5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时间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的众生喧哗与手机外地众生沉默,反差强烈。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
6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终端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始终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线:这里指网络。)
1.(3分)根据第1段内容,给“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2.(2分)第4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4分)当“低头族”沉迷于虚拟世界时,他们忽视了哪些现实问题?
4.(2分)你对第6段中“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公输》选段,回答后面问题(9分)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2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褐 (2)牒
2.(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3.(3分)墨子迫使楚国放弃攻宋的主要靠的是两点:意识巧妙的说理、论辩,二是战略战术上的实力和充分准备。从选文看这两点中哪一点更重要?为什么?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5)__________,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