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17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4分)
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3分)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分)
4.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3分)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请根据文章内容归纳,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4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问题。(6分)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分)
2.“影入平羌江水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后面的题。(14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有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贤于材人远矣( )
2.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闻之也/久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父利其然/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完成下列各题的空白处,每句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木兰诗》中表现军营条件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表现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请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请根据《童年》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只要填序号。(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两个舅舅为什么在对方面前都互相诋毁“小茨冈”?( )
A.他们很恨他 B.因为他们都想把他弄到手 C.因为他很傻 D.因为外祖父喜欢他
(2)阿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靠______挣钱。( )
A.把抢来的东西卖掉 B.把书本卖掉 C.给人当童工 D.捡破烂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材料一:
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时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
材料二:
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10抽查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后的得出的结论。(2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二的现象,学校特地举办“推广汉字书写周”活动。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具体活动?请列举两项。(2分)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