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40分)
19. 题目:我的老师
提示:从你上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用一两个事例,写写这位老师。字数不少于500字。我的老师
(8分)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
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白莲出水了
向日葵低下头了
她亭亭的傲骨
分别了自己
1.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第一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2.“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了”,出水的白莲是怎样的形象?向日葵为什么“低下了头了”?(5分)
(13分)
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
①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我国各地每年都会遭不同程度的雹灾。2005年6月,一场罕见的大冰雹突袭北京:许多汽车在这次特大冰雹中遭了殃,车窗穿孔,车顶被砸成了麻子脸!
②在春末和夏季,有时早晨天气还非常晴朗,可是中午前后突然下起了冰雹。夏天的气温那么 高,为什么会下冰雹呢?而冬天天气寒冷却不落冰雹,这是什么原因呢?
③如果你在夏天爬过山的话,一定记得在山顶上早上和晚上还是非常凉快的,还要穿毛衣和棉衣。在海拔4~5千米的山顶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这就说明了,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在高山顶上如此,那高空应该更是这样吧!事实上,高空中的云,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O℃以下。
④夏天太阳炙烤大地,在大气层中,有着大量的水汽的热气流,迅速地向高空上升。这时,地面上虽然很热,但是在高空中却依然很冷。当湿热空气进入到高空并冷却下来时,它夹带的一小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继续变冷时,就被冻成小冰晶了。小冰晶从高空降落下来,在降落的同时兼并了很多温度低于O℃的小水滴,在自己身上冻结,就成了冰粒;有时候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一股由下往上吹的强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上升气流,又再一次把它带回到空中去。这些小冰粒在高空中再度受冷,与温度低于O℃的小水滴碰撞在一起,并兼并它们,把小水滴冻结在自已身上,因此它的表面上又包上了一层冰。就是这样,它在空中不停的翻腾,不断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相碰撞,穿上一件又一件冰做的外衣,一直到变成一定的重量时,上升气流无法再把它带到高空时,于是就一落千丈,从高空中降落下来——下冰雹了。拾起冰雹,用刀子破开,你会发现它的纵剖面层次分明,那是在高空中冰雹所穿的几层冰衣与雪服。
⑤冰雹是在积雨云和强烈的空气形成对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而在冬天,空气比较稳定,上下的“气流差”不像夏天那样大,空气垂直对流运动不像夏天那么强烈,积雨云不容易发生,所以冰雹不容易发生。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 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也在不断下降。高空中的云,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O℃以下。
B. 当湿热 空气进入到高空并冷却下来时,它夹带的一小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当 小水滴继续变冷时,就被冻成小冰晶了。
C. 小冰粒在空中翻腾,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一相碰撞,立刻就从高空中降落下来——下冰雹了。
D. 冬天,空气垂直对流运动不强烈,积雨云不容易发生,所以冰雹不容易发生。
2.细读第④段,将下面冰雹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补充完整。(3分)
水汽→( )→( )→( )→冰雹
3.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件又一件”,为什么不能改成“一件”?请结会语境,说说你的理解。(3分)
4.请你认真阅读第⑤段,列举出冰雹形成需要的几个条件。(4分)
(8分)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
B. 在第②段中,“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中的“它们”指代“老城的山水”。
C. 第③段的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可以从文段中“山尖”“山坡”“山腰”几个词看出。
D. 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2.济南之所以出现暖冬,是因为有其地理因素,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2分)
3.第③段是一个精美的写景片段,请你从“动词之美”、“修辞之美”、“色彩之美”、“动静之美”、“情感之美”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3分)
(10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虽有至道/ 期日中,过中不至 B. 弗学,不知其善也/学学半
C. 教学相长也/ 缘愁似个长 D.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公欣然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讨论了教和学的关系,告诉了我们“ ”
的道理。(请用原文的句子填空)(2分)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肴》选自《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B. 文章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C.本文主要阐述教与学关系,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D.“《兑命》曰”中的“兑”是通假字,通“说”,读音是“shuō”。
从下面词语中选用一个词语,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字数在30字以上。(3分)
小溪 烈日 椅子 数字“1” 三角形 一个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