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10 分) ①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10 分)

①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

②钟山源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茅山山脉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千米,南北宽度约3千米。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这座山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蓝色的天幕下,山腰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巉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千百年来,从皇室到民间在这里进行过种种社会活动,建造了许多第宅、园林、寺塔、坛台和陵墓,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史实和动人的传说。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消云散,惟有钟山众多嵯峨的峭石巉岩,以及些许残存的断垣颓壁,才能为那漫长的过去作出无言的旁证。

③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经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地势开阔,风物优美,气概雄伟,景象万千,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将其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节选自《巍巍中山陵》)

1.第①段加点的“之滨”与第②段加点的“之间”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中山陵为何要建在钟山?请分点回答。(4分)

 

1.不能调换。“滨”是水边或近水的地方,“间”是中间的意思。如果一调换,就不符合实际的地理位置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3分) 2.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把蓝色天幕下的林海与红岩比成一幅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山气概雄伟、风物优美。(2分) 3.(1)钟山景象万千,地理环境雄伟恢宏。(2)这是孙中山生前的愿望。(4分,如照抄原文给2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或:者可以,……。这里“滨”是水边或近水的地方,“间”是中间的意思。如果一调换,就不符合实际的地理位置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蓝色天幕下的林海与红岩比成一幅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山气概雄伟、风物优美。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③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使人索回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③延誉: 播扬声誉,传播好名声。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蒋堂初淮南转运使(    )        ②皆投书即(    )

③须回书(    )                  ④后为名臣(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不敢慢其命令

A.普明日复奏其人(《赵普》)         B.其一犬坐于前(《狼》)

C.及其日中如探汤(《于园》)         D.益习其声(《黔之驴》)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左 右 呵 逐 亦 不 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译文: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黔之驴》)

译文:                                                                    

4.“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2分)

 

 

查看答案

阅读王安石的《葛溪驿》,完成后面问题。(6 分)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从临川到钱塘(今浙江杭州)途中,宿于驿站中。葛溪在江西弋阳。驿是公家设立的车马站或招待过客休息所。②漏:漏壶,古代计时器。③央:尽。④行人:出门在外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1.诗中表现诗人梦醒后,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身下床,徘徊窗下的两句是:

2.赏析尾联中“乱”的妙处。(2 分)          

3.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3 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荷花,清新朴实,宁静雅致。古往今来,诗词文章、绘画、摄影等描绘荷花的妙品佳作,引领我们进入清风荷韵的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荷文化,班级开展了荷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请说出荷的别称两个。 (2分)                

2.为了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班级组织了一次咏荷的赛诗会。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咏荷的诗句。(2分)

3.你的好朋友小明说,荷专题的学习内容多半是生物知识,学不学无所谓……你听了之后,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 分)

(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2分)     

(2)“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行者在“一调芭蕉扇”中表现得有勇有谋,请具体说说行者的“谋”。(2分)

(3)《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为何要恼恨驱逐美猴王?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小人长戚戚。   ②               ,患不知人也。

③那河畔的金柳,            ____。④江山如此多娇,               

⑤予独爱          _               ___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⑥《孤雁》中的“             _            ”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