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信息化浪潮中的中国教育 ①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信息化浪潮中的中国教育

①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信息化浪潮推进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育体制和模式也受到巨大冲击。信息化对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推动着教育不断创新发展。

②信息化改变教育环境。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校园、课堂等教育环境将转变为由网络架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所组成的新型教育环境。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平台,进而产生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育者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更需要用信息化的理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领域。

③信息化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教学的完成必须依托于学校等实体。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系统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传统学校、网络学院、虚拟开放大学等共同构成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受教育者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面授方式获得知识,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足不出户异地接受教育,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在一个虚拟的教室中进行课程学习和讨论。电子学校将融入我们的生活。

④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技术,能够有力促进教育系统的重新组合和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配备信息化装备,并在教学、科研、教学教务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与转型。着眼于这种趋势,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最大程度地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⑤信息化改变教育评价标准。知识和人才是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基本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应用更为重要,信息化环境下的知识观更强调“怎么做”。因此,传统以知识拥有量和知识运用能力为判断标准的人才观将被素质型人才观所代替。素质型人才观更加注重人才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在信息化时代,道德是人才的灵魂,体力和智力是人才的基础,信息和网络能力是人才的主要特点,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

⑥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加强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来源:2013-09-02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1.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信息化可以推动教育革新。      B.信息化改变了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C.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  D.加快信息化进程的必要性。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者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更需要用信息化的理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领域。

B.在信息化环境下,电子学校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为学生提供异地教育,可见电子学校能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

C.学校在教学、科研、教学教务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配备信息化装备,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更好推动了教育改革与转型。

D.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做法不属于信息化对教育发展促进作用的一项是(   

A.学校每年暑假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借助电子设备立体呈现课堂,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B.某学校为了给学生书包“减负”,要求家长统一购置电子移动设备。

C.某网站针对传统课堂无法满足当下学生学习的需要,推出了网络视频教学课程。

D.为了营造家校沟通的良好氛围,更好促进教学,学校与中国移动联手建立了“一起成长网”这一网络平台。

 

1.C 2.B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A、B、D都是C的某一特征,C作为说明的中心内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B中“电子学校能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说法有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B中“某学校为了给学生书包“减负”,要求家长统一购置电子移动设备”说法本身不合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②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③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

④然而在以后的历史中,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⑤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⑥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10月破土重修,1985年6月才落成的“新楼”。

A、②③①⑤④⑥ B、⑥②①④③⑤ C、③⑤④⑥①② D、②⑥①③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B、为了预防洪灾之后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C、“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

D、广州恒大夺得亚冠联赛冠军,给低迷了很久的中国足球打了一针鸡血。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         戏剧冲突,        人物形象,        戏剧主题,                                        

       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A.展开 塑造  揭示  表达         B.揭示 表达  展开  塑造  

C.揭示 表达  塑造  展开         D.展开 塑造  表达  揭示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叹(kǎi)         正宗传(dí)    不可思

B、周(zā)          风云(chà)     雀无声

C、 (léi)          绝伦 (miù)    蓬首

D、 (chēn)         尽态极 (yán)    之不恭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泛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