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蓓姬感到十分害怕,汤姆居然连往回走的路也找不着...

阅读选文,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蓓姬感到十分害怕,汤姆居然连往回走的路也找不着了。

“喂,汤姆,你怎么什么记号也没做!”

“蓓姬,我真笨!一个大笨蛋!我根本没想到还会顺原路返回!是的,我们现在迷路了。真是糟糕透顶。”

“汤姆,汤姆,我们迷了路!找不着路了!永远也走不出这个鬼地方了!真是的,我们当时干嘛不和别的伙伴一起走呢!”

说完,她一下子瘫在地上,大哭起来,这下子吓坏了汤姆,他以为她快要死了,要不然就是要发疯了。他坐在她旁边搂着她。她紧紧地挨着汤姆,脸贴在他怀里,一古脑地诉说她的恐惧,连后悔都来不及了,这声音传到远处变成了嘲笑,回荡在通道里。汤姆求她再打起精神来,可她说不能。于是汤姆开始了自责,骂自己不该把她弄到这种不幸的地步。这一骂倒有了好效果。她表示要努力抱定希望,只要汤姆不再说这种话,她愿意跟汤姆一起闯关,因为要说谁有错的话,她自己也不例外。

这样他俩又开始往前走,漫无目标地胡乱走——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不断地往前走。不久,希望又开始复苏——它没有什么理由,很简单,只是因为希望的源泉还没有因时间和失败而消失时,它自然而然地要复苏。

过了一会工夫,汤姆把蓓姬的蜡烛拿来吹灭,这种节约意味深长,言辞是多余的,不用多解释,蓓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的希望又破灭了。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根整蜡烛和几个蜡烛头——但他必须节约着用。

又过了一会,疲乏开始袭上心头,可两个孩子尽力想置之不理,因为现在时间就是生命。他们连想坐下来休息一下都不敢想。只要往前走,往一个方向或者无论是往哪边走都算是前进,有可能会有结果;但千万不能坐下来,否则等于坐以待毙,好让死神降临得快些。

到后来,蓓姬柔弱的四肢再也支撑不住,她一步也走不动了。她坐在地上,汤姆也坐下来陪她休息。两人谈到家、那里的朋友、家里舒服的床铺,尤其是那灯光!蓓姬哭起来,汤姆想另换话题来安慰她,可是她已不止一次听到他这样鼓励,现在这些鼓励的话听起来倒像是在挖苦她。蓓姬实在疲乏极了,她昏昏欲睡,汤姆见此很高兴,他坐在那里盯着她看,只见她在甜蜜的睡梦中脸上的表情逐渐由绷紧状态变得舒展了,笑容也慢慢地露出来。那平静的脸庞给汤姆的心灵也带来了些慰藉。于是,他的心思转到了过去的时光和梦一般的回忆上去了,他陷入沉思时,蓓姬在一阵爽快的微笑中醒来,可是笑容突然中止,接着就是一阵呻吟声。

“唉,我怎么睡着了呢!要是一觉睡过去那该有多好啊!不!不!汤姆,我不是这么想的!不要这样看!我不说了。”

“蓓姬,你睡了一觉,这很好;你会觉得休息好了,我们会找到出去的路。”

“我们可以试试,汤姆。可我在梦中见到了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想我们正是在去那儿的路上。”

“不一定,不一定。蓓姬,打起精神来!我们再去试它一试。”

1.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作者是美国的              。(2分)

2.选文划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汤姆这个人物形象的?(2分)

3.结合选文,说说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2.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3.沉着勇敢、聪明、富有冒险精神、关心朋友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识记马克·吐温和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共10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第2段加点词“跑”与第1段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分)

2.这段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说说作者是从哪些不同的感觉角度描写的,并写出相对应的例句。(6分)

①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②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③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3.对选段大意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去赵庄看戏途中的行船情景

B、去赵庄看戏途中“我”的心里活动

C、去赵庄看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明秋毫 察:            ②私作群鹤舞空 拟:       

③项为之 强:            喷以烟 徐: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2分)

A、昂首观           B、项为

C、心所向           D、至

4.选文叙述了三件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请模仿下面的示例,写出后两件趣事。(2分)

示例:第一件:观蚊如鹤之趣

第二件:        之趣

第三件:        之趣

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2分)

 

查看答案

诗歌。(3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中用哪几个事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题目《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是“旅途中停宿”

B、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C、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3)                 ,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5)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6)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成功的花》)

(7)《郑人买履》中最能体现郑人可笑的“言”的句子是:              

(8)请写出关于月亮的连续两句古诗(课内外均可):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精神对学习有大有裨益的好处。

C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