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3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13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淡笑有鸿儒(         )

(2)花之隐逸者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何陋   水陆草木

B.有仙则   之者谁

C.濯清涟不妖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陶后有闻  芳草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己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3分)

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1. (1)博学的人 (2)指隐居的人 2.C 3.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4.托物言志(正面) 赞美莲的形象 5.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两个词语都代指一类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句中的“之”解释为:无词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B中的“名”解释为:出名;命名。C中的“而”:转折连词。D中的“鲜”解释为:少;新鲜。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乱、劳”,都应该解释为使动词,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掌握,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本题不难,文章的主旨明确,易于感想。谈感想,要从文章句某句话中提炼一个话题作为感想点,比喻本文中的“名利观”,结合对生活的观察,谈论自己的感受,谈感想,即是对文章主旨的引申。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母亲的三句话(18分)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1.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这个文题在文中有何用途?(回答两点即可,4分)

2.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第二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第三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3.语言品味(4分)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4.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2分)

5.“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4分)

 

查看答案

《背影》(10分)

阅读《背影》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A_____________”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B______________”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回答问题。(2分) 

父亲的体形特征是____________,穿戴的服饰是________________,走路时的身形特点是________,表现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有__________。

2.“……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2分)

突出“布”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2分)。

4.“进去吧,里边没人。”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   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2分)

5.选文中写了我两次眼泪,请你回答两次流泪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6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分)

2.本诗让我们看到一个     的诗人,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尾联中诗人的形象描绘出来。(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8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4分)

(2)《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散文提到谋死隐鼠一事你知道鲁迅的隐鼠究竟是怎么死的吗?谋死隐鼠的这篇散文是《     》(4分)

 

查看答案

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8分)

(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

(5)《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6)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