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桃花源记(1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桃花源记(1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病终        ②屋舍俨然       ③便还家         ④处处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分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分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1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渔人的行踪。(2分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4.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3分

 

1.①不久;②整齐的样子;③通“邀”邀请 ④做标记。(每空1分,共4分) 2.①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1分 ) ②带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2分) ③(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1分) 3.见桃花林——小住(做客)桃花源——出(别、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意思大致相同即可。2分) 4.不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暗示桃花源仅是作者的社会理想。(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要”的通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其中”“悉”的意思,2句中“乃”“无论” 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阅读句子,了解其意,找到相关的信息点,按要求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首先回答,不矛盾,根据老师对本文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介绍,从“理想”和“现实”两个角度思考。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副标题:                                                 

 

查看答案

某学校开展研究国产优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专题活动。校刊记者要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请你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帮他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三个探究结果。(3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置,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①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④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⑦《爱莲说》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一句是:

                                           

⑧《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一句话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在表意时,意表达最连贯的一项是(    )(2分)

通过写景状物阐发深刻的道理。

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例如《陋室铭》作者明写陋室,实际上是写自己和自己一样的读书人,表达一种闲雅自在、清高自得的情怀。

通过景物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作者的志向、意愿,可以直述心志,点明景物的象征意义;也可以含蓄隐晦留有余味,让读者体会揣摩。

一棵树、一朵花、一座山、一条河、一片云、一缕光,本平常的事,可是,如果换一种眼光来观察,它们就会像人一样具有许多美好的精神品格。

A、  B  C   D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B.通过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我们大家都提高了思想认识。

C.为了避免信用卡信息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