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⑴ ,阴阳割昏晓。⑵荡胸生曾云, 。⑶ ,一览众山小...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                           ,一览众山小。

存者且偷生,                       ,独与老翁别。⑹          ,老大徒伤悲。

迷津欲有问,          气蒸云梦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故人                 ,不独子其子。

 

(1)造化钟神秀(2)决眦入归鸟(3)会当凌绝顶(4)死者长已矣(5)天明登前途(6)少壮不努力(7)平海夕漫漫(8)波撼岳阳城(9)濯清涟而不妖(10)不独亲其亲 【解析】 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眦、凌、已、矣、苟、夕、漫、撼、濯、涟、妖,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鉴赏(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说说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注释】①柴桑:今江苏九江境内。②属:写。

 

查看答案

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芳草   陶后有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C率妻子邑人来此   佛印类弥勒  D问今何世   陋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    宫室、器皿、人物      B渔人甚异    何陋

C屋舍俨    若听茶声                    D外人间隔    选贤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查看答案

生物入侵:考验中国生态安全

什么是生物入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有关专家下的定义是: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的它们,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

国家环保总局生物安全办公室披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坏100种外来入侵物种,有一半入侵我国,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给农业、渔业、畜业、禽业、林业和旅游业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其中,每年仅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我国就需45亿元。物种是把双刃剑,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性和生态链。比如,某一物种在甲地对生态有益,到了乙地就对生态有害。改变它的生态链,就对入侵地构成生态威胁,甚至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次次飞机航班、一艘艘远洋轮船、一位位旅行者、一只只过境的候鸟,都可能携带着物种“登陆”一个陌生的环境。据有关专家研究,全世界经描述记载的物种不下150万种,而研究比较透彻、能够防范风险的物种,估计仅占10%左右。我国已有入侵草本植物107种,其中62种是作为饲料、蔬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绿化植物等进入的。入侵的昆虫也达到32种。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等外 来入侵微生物则达到23种。

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最重要的因素,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受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此,许多专家呼吁,采取措施,多管齐下,重拳出击, 保护家园。

1.对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什么是生物入侵及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的危害。

B、生物入侵的原因。

C、我国如何重拳出击,保护家园。

D、什么是生物入侵。

2. 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生物入侵就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一种病毒或者一种动物,由于失去了制衡而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湖泊、陆地、森林。

B、某一物种在甲地对生态有益,到了乙地对生态也有益。

C、全世界经描述记载的物种有150万种,而研究比较透彻、能够防范风险的物种占10%

D、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坏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50种入侵我国,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段中加点词“最坏”“约”“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B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和列数字。

C第③段加点的词语 “最重要”“之一”可有可无,去掉后不会改变句子原意。

D第二段说明的顺序主要是逻辑顺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