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乔娟的《植物不失眠》(有删改),完成后面小题。(10 分) ①植物也要睡觉。...

阅读乔娟的《植物不失眠》(有删改),完成后面小题。(10 分)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1.文章开头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分点概述。(3分)

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4分)

3.“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这种说法对吗?请先做出判断,再写出理由。(3分)

 

1.①语言形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告诉人们并不是所有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也有用花朵儿睡的;③引出下文对植物睡眠原因的探讨。 2.(1)现代科学家认为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2分) (2)达尔文认为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3.这种说法有误,因果倒置。(1分)先是让叶子气孔关闭,从而降低光合作用,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在说明文中,开头引用小故事、名言等,其作用一般是:1.激发读者的兴趣。2.、引出说明对象。然后结合具体文章分析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段,注意把握关键句。“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等。“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学的辨析能力,首先从文段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与题干对照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孟母戒子》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4 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韩诗外传》)  

【注释】 ①诵:背诵。②织:织布。③辍(chuò),停止,废止。 ④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⑤諠(xuān):因分心而遗忘。⑥何为:为什么 ⑦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⑧引:拿来,拿起。⑨裂:割断。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其母织(                    织断(    

③吾忘持     )(《郑人买履》)  ④项为之     )(《幼时记趣》)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呼而问之

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B.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至之市(《郑人买履》)             D.昂首观之(《幼时记趣》)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⑵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幼时记趣》)

4.《孟母戒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原文加以回答。(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元稹的《菊花》一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菊花,历来被视作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象征,与梅、兰、竹一起被誉为花中“四君子”。②陶家:指陶渊明宅。东晋隐士陶渊明以喜爱菊花著称于世,故后世诗文中常以“陶家菊”、“陶菊”称菊花。

1.作者喜爱菊花,试描述作者因喜爱菊花而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2分)

2.结合诗句说说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8 分)

星华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1.请仿照下面示例,为文学社刊物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 

示例:文学少年               _                   _

2.你想通过网络更多更快地了解著名作家冰心。请问,你是怎样达到这样的阅读效果的?(2分)

3.在这次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李伟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准备劝说李伟同学改正这种不良习惯,请写下你的劝说辞。(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 分)

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     ,是19世纪后期     (写国籍)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2分)

2.汤姆是如何让孩子们心甘情愿替他刷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3.请你根据原文的描述,并借助想象,用文字为汤姆“画”一幅肖像画,把你对汤姆的独特感受写出来。(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行者常至。

               ,登高必自卑。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④山朗润起来了,                                       

⑤舟止,               __    

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的是:“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