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落叶也精彩(10分) 郑荣来 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

落叶也精彩(10分)

郑荣来

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

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

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

树也是不可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

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撤了它才撤。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营造了热闹的春意。

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述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

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

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初中三年级第6期,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5分)

3.请品味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色。(2分)

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1.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秋天的落叶,热情赞美了秋天落叶的精彩,因为它们构成了一幅秋天独有的美丽至极的风景。 2.①银杏树:步调一致,说走就走。②柿树:从不大红大紫的奉献精神。③槐树:先后有序,次第而落。④泡桐树:叶阔荫大,风一吹就跌落满地。⑤垂柳:早来晚走,经得起雪打风吹。⑥法国梧桐:具有抗争精神,坚强勇敢。(共5分。每个要点1分。只要答出其中的5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3.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从春到秋 圆满的一生,为大地为人类而活的奉献精神。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不同于总结叙事散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需要概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景物+景物特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每种树落叶”一词,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所写的“几种树”的落叶,从外形、姿态和人格化的精神等方面来概括特点,注意文中作者描述性的关键词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一要指出句子主要说了什么,二要提出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好在哪里,有时还要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什么情感。本题两句都是景物描写,首先要点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再根据句中关键的字词说明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形态、人格化的精神),要使用评价语,比如“突出”“形象生动”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划分停顿。(2次)(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解释加点词语(3分)

略无阙处                          ②吾忘持度     

③遽契其舟                          虽乘奔御风      

⑤拔山倒树                          重岩叠嶂        

3.翻译句子  (2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我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6分)

①《三峡》的作者   _       ,是        (朝代)著名      家、     家。课文选自     。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                            

②“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       ,以“峻”状       ,以“荣”状           ,以“茂”字状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4分)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对象

认可度

快乐度

结果节日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春节

圣诞节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

②请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8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_,这部小说的姊妹篇是《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小说既有相关性又有独立性,深刻揭示了社会与人、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2分)

(2)《洞中历险》叙述了汤姆和蓓姬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历程,请结合此文具体内容,说说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4分)

(3)少年汤姆十分淘气,一天半夜,他和伙伴哈克一道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目击了一个凶杀案(请概括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课文《繁星》按时间的变化,状写了“我”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酷爱繁星的感受。

B.《往事依依》通过对一些萦绕胸怀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好书,做志趣高尚之人。

C.《伟人细胞》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

D.《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作者-----迅哥儿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这次“板桥杯”作文比赛,是让董晓宛去呢,还是让朱刚勇去?

B看上去,她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C“你疯了!”鲁智胜不死不活地说:“人家大工厂不是慈善机构,什么人都照顾。”

D“这头母牛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