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4分)
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
【乙】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果实外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③啖: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先自度其足 ②欲以清热也
③反归取之 ④仕于南方
2.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4分)
①何不试之以足?②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3.在文中横线上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4.甲文这个故事现已演变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____、____。(2分)
5.《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古诗(7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的心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2分)
2.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 ”,此成语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3分)
3.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口语交际(3分)
有人把老师作过很多比喻,如“把老师比作蜡烛,因为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把老师比作小草,因为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等等,你把老师比作什么呢,说说理由。我把老师比作 因为 。
名著阅读
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她于l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繁星》、《春水》,诗集的创作是受了印度诗人 的 (诗集名)的影响。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 (2分)
A.“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B.在班会上,班主任大力表扬了拾金不昧的同学。
C.不少老师认为《七彩语文》丛书对我们同学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将代表我们学校参加江苏省“金钥匙” 科技大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每当我们在夕阳的余辉下走出校园时,心里都充满着幸福感。
B.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保证。
C.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D. 我的家乡是建湖人。